[发明专利]高硅铝合金或其它含第二硬脆相合金的物理法变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4965.9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3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登;朱定一;魏喆良;王尤生;陈永禄;黄利光;杨少琼;何旭;顾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43 | 分类号: | C22F1/043;C22F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其它 第二 相合 物理 变质 工艺 | ||
1.一种高硅铝合金的物理法变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将成分不同与温度不同的两种合金熔体按比例经过混合后,形成另一种所要求成分的熔体,然后再将混合后的熔体进行过热处理,使得熔体中含有的第二粗大硬脆相得到细化变质;所述高硅铝合金变质处理步骤包括:分别在两个电阻坩埚炉熔化铝硅合金,其中一炉为亚共晶铝硅合金,另一个炉为过共晶铝硅合金;各保温30分钟后,将所述亚共晶的铝硅合金的铝硅液温度降至铝硅合金的液固两相区,温度为577-650℃,使得亚共晶的铝硅熔体中开始产生预先凝固现象,所述过共晶铝硅合金温度控制在800-900℃,保证过共晶铝硅合金完全熔解;再将过共晶铝硅合金与亚共晶铝硅合金相按比例混合,混合后的熔体因为是吸热过程,会使温度降低,再将混合后的熔体进行过热处理,过热到800-900℃,再进行铸造成型,从而达到不添加变质剂,使初生硅相得到细化变质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硅铝合金的物理法变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共晶铝硅合金中硅含量低于重量含量:11.6wt%;熔化后,把温度降低到亚共晶铝硅合金下的液固两相区中,使亚共晶熔体中开始有固相先析出,从而产生预结晶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硅铝合金的物理法变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共晶铝硅合金中硅含量为7wt%或1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硅铝合金的物理法变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硅含量为20wt%以上,所述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硅含量根据最终产品要求,与熔体混合的比例来控制,为了保证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完全熔解,温度控制在过共晶铝硅合金的液相线以上20℃,所述温度为800-9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硅铝合金的物理法变质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工艺中按比例进行熔体混合处理,根据最终成分要求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49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