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液浇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5289.7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液浇铸装置,属于铝电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铝锭成品的形成过程中,铝液的浇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有的铝锭浇筑装置为,铝液从混合炉流出经过调节流槽进入浇铸溜槽,再由浇筑溜槽将铝液分别均匀地注入到铸模内。现有的铝液浇铸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船形浇铸溜槽均采用固定连接,因铝液都是高温状态,当铝液浇铸装置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是铝液就无法控制,易发生安全事故;2、现有的船形浇铸溜槽直接采用钢板焊接制成,高温的铝液容易使船形浇铸溜槽损伤,增加设备维护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防止铝液泄露的铝液浇铸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船形浇铸溜槽铰接在机架上,并且在在船形浇铸溜槽上连接一个汽缸,这样一旦发生特殊的紧急状况时,就可利用气缸的回缩作用使船形溜槽反向倾翻,让铝液反向流入事先备用的容器内,以避免大量铝液流到分配器和铸模的周围造成浪费及危险。在机架上设有分配器,船形浇铸溜槽的一端与分配器接触,这样铝液就可通过分配器流入铸模,从而进一步提高铸模过程的安全性。在船形浇铸溜槽的槽底上连接有锚钩,并且在船形浇铸溜槽的槽底上设有耐火材料,这样可以防止铝液直接与船形浇铸溜槽底部钢板直接接触;在船形浇铸溜槽的槽底上开设散热孔,这样的设置可起到间接冷去的作用。在机架上设有转轴,分配器通过转轴连接在机架上,分配器的形状为圆形金属盘,转轴连接在分配器的中心,并且在分配器上均布有两个以上的分料短管,这样的设置可使分配器随铸模一起转动,使铝液的下料与铸模转动同步。同时因本发明可连续性工作,从而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生产要求、提高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船形浇铸溜槽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在铸造机组的机架1上连接有多组铸模2,在机架1的右上侧通过铰链连接有船形浇铸溜槽3,在船形浇铸溜槽3上方设有铝液调节槽4,同时在机架1的右侧下端铰接有汽缸6,汽缸6的活塞杆也铰接在船形浇铸溜槽3上。这样的连接方式在发生特殊紧急状况时,就可利用气缸的回缩作用使船形溜槽反向倾翻,让铝液反向流入事先备用的容器内,以避免大量铝液流到分配器和铸模的周围造成能源浪费。船形浇铸溜槽3由钢板拼焊组成,在拼接船形浇铸溜槽3时,在拼接的钢板上有开若干便于散热的散热孔;在焊接好槽体后在船形浇铸溜槽3的槽内部上焊接若干锚钩8,并在船形浇铸溜槽3的槽底上铺设一层耐火材料9,铺设的耐火材料9时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使船形浇铸溜槽3在水平放置时铝液能流入分配器5内。分配器5的形状为圆形金属盘,转轴7连接在分配器5的中心,并且在分配器5上均布有两个以上的分料短管10,为使分配器的转速与铸模转速同步,在机架1上安装一根转轴7,分配器5通过转轴7连接在机架1上。这样铝液由船形浇铸溜槽3流入分配器5,分配器5在铸模的带动下作廻转运动,流入分配器内的铝液就可连续、均匀而又平稳的流入铸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5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用于对一组数据对象产生一致快照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