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具及应用该扣具的散热装置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5307.1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品群;郑东波;符猛;陈俊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散热 装置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组合,特别涉及一种作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组合。
背景技术
常用的供电子元件散热用的散热装置组合主要包括与电子元件贴设的一散热器及与散热器配合的一扣具。该散热器包括一基板及自基板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的若干散热片。若干扣钩均匀的凸设与电路板上且围绕电子元件。该扣具包括一抵压散热器的抵压部及自抵压部相对两对延伸的若干钩扣部。组装时,先将抵压部抵压在散热器上,然后使钩扣部一一与散热器上的扣钩配合,从而将散热器稳固的固定于电路板上。然而,此种扣具结构复杂且组装过程繁琐,浪费工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散热装置组合。
一种散热装置组合,用于对基板上的电子元件散热,包括与电子元件贴设的一散热器及一与散热器连接的扣具,所述扣具包括设置于散热器上方的一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相对另一端枢接所述散热器的一驱动部及装设于连接部上用于压设散热器的一抵顶部,一端固定于基板上的一固定件穿过所述抵顶部而与扣具连接,操作所述驱动部,使驱动部带动所述连接部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抵顶部沿固定件的延伸方向运动并抵顶固定件的顶端,使散热器固定在基板上。
一种扣具,用于将一第一目标物固定至一第二目标物上,包括设置于第一目标物上方的一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相对另一端枢接至所述第一目标物的一驱动部及装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用于压设所述第一目标物的一抵顶部,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目标物上的一固定件穿过所述抵顶部而与所述扣具连接,操作所述驱动部,使驱动部带动所述连接部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抵顶部沿固定件的延伸方向运动并抵顶固定件的顶端,使第一目标物固定在第二目标物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散热装置组合通过操作扣具的驱动部即可实现散热器的拆、装,操作方便。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组合处于未扣合状态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中散热装置组合处于完全扣合状态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中散热装置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中散热装置组合的倒置图。
图5是图2中扣具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组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散热装置组合包括一贴设有电子元件11的电路板10、与电子元件11贴设的一散热器30及一端固定于散热器30上的一扣具50。该扣具50包括与散热器30固定连接的、间隔的二固定部51、位于散热器30上方的、二间隔的连接部54、与该二连接部54首尾相连的二承载部57、抵顶二承载部57的一抵顶部53及分别连接对应的固定部51及连接部54的二驱动部55。自电路板10向上延伸的四固定件13穿过承载部57并与抵顶部53连接。操作该扣具50的驱动部55,使连接部54带动抵顶部53沿固定件13的延伸方向运动并抵顶固定件13的顶端,从而使散热器30固定于电路板10上。
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每一固定部51呈U形,包括一纵长的板体511及自板体511长度方向相对两侧向上延伸的二延伸片513。该板体511用于与散热器30固定连接。一延伸片513用于枢接一驱动部55。
每一驱动部55为一连杆机构,包括二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杆553、二间隔设置的二第二连杆554、二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杆555及一自一第三连杆555延伸的一手柄557。二第一连杆553的一端与该固定部51的一延伸片513枢接,二第二连杆554的一端枢接于该连接部54且相对另一端与二第一连杆553的另一端枢接于一第一枢接点A及一第二枢接点B。二第三连杆555的一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第一、第二枢接点A、B且相对另一端枢接一第三枢接点C。该手柄557呈形设置,包括一自一第三连杆555第三枢接点C倾斜向上延伸的枢接臂5571及自枢接臂5571弯折延伸的一操作杆5573。二驱动部55的二手柄557的操作杆5573一体连接,从而使二手柄557形成一U形结构。
该抵顶部53为一弹性“工”形片体,包括二相对设置的抵顶片531及连接二抵顶片531中部的一定位片533。每一抵顶片531包括一纵长的抵压段5311及自抵压段5311相对两端倾斜向上弯折延伸的一倒U形的配合段5313。每一配合段5313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一通孔5314及与该第一通孔5314连通的一第二通孔5315。该第二通孔5315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5314的直径。电路板10上的固定件13穿过第一通孔5314后偏转至第二通孔5315,从而与抵顶部53卡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5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