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力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5692.X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02 | 分类号: | G01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检测仪。
背景技术
现有扭力检测装置多为使用者以手动方式转动待测物体而进行扭力检测,并使检测数据由一显示屏显示出来。因使用者每次施力不同而使检测数据不准确,且使用者不断转动待测物体一段时间后易疲劳,使得检测效率低,不易实现批量检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进行扭力检测的扭力检测仪。
一种扭力检测仪,用于检测一待测枢纽器枢转时的扭力,其包括带有旋转轴的气缸、固定于气缸的旋转轴的枢转件、位置可调整地固定于枢转件的旋转件、固定件、安装於固定件的扭力感应装置、与扭力感应装置电性连接的显示装置,旋转件上设有夹头用于夹持待测枢纽器的可相对转动的一端,固定件上设有卡槽用于待测夹持枢纽器的可相对转动的另一端,气缸驱动枢转件与旋转件旋转,旋转件带动待测枢纽器枢转,扭力感应装置感应到待测枢纽器被扭转时所需要的扭力并将其传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上述扭力检测仪可自动对待测枢纽器进行扭力检测,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扭力检测仪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中部分元件于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扭力检测仪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扭力检测仪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控制箱10、支撑架20、扭力感应装置30、夹持装置40、固定架50、定位件60、枢转件70、显示装置80及气缸90。
控制箱10上设有一平台11,支撑架20、扭力感应装置30以及显示装置80设置于平台11上,其中扭力感应装置30以及显示装置80与控制箱10电性连接。
该支撑架20一端固定于平台11的边缘,另一端开设若干固定孔,利用这些固定孔可以将固定架50固定于支撑架20。
夹持装置40包括旋转件42与固定件44。旋转件42与固定件44用于分别夹持一待测枢纽器100可相对转动的两端。
请同时参考图2,该旋转件42大致呈一L形,其包括一固定部421、一竖直的扭力臂422以及一夹头424。夹头424及固定部421分别位于扭力臂422的两端。固定部421开设有一T形的卡槽423,并于该卡槽423上部的两侧壁上各开设一螺孔425。该夹头424是自扭力臂422的末端向一侧延伸形成,该夹头424开设有一V形的卡口426用于卡固待测枢纽器100的一端。该固定件44固定于该扭力感应装置30,该固定件44开设有一卡槽442用于卡固待测枢纽器100的另一端。
固定架50大致呈平板状,其包括一主体板51,该主体板51的一侧弯折形成一固定折边并设置若干通孔用于将固定架50固定于该支撑架20。主体板51上开设有一弧形的滑槽52。该滑槽52呈台阶状,其包括一略低于该主体板51上表面的定位部522及贯穿该主体板51的滑动部524。该定位部522沿弧线开设有若干定位孔523。该主体板51于该弧形滑槽52的圆心处开设一枢转孔54。
定位件60呈台阶状以与该滑槽52相配合。该定位件60包括可在滑槽52的滑动部524内滑动的滑动块62及限位部64。滑动块62的一端凸伸形成一定位块622。限位部64的沿弧线开设若干定位孔642。
枢转件70呈T形,其大端开设一固定孔72,其小端开设一贯穿两侧面的长形的滑槽74。
扭力感应装置30包括一扭力感应器32。该扭力感应器32与该夹持装置40的固定件44相连接,以感应待测枢纽器100被扭转时所需要的扭力并将其传送给显示装置80。
该气缸90为一旋转气缸,其包括一旋转轴92。该气缸90可以根据设定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
请一并参阅图3,气缸90固定于该固定架50。该旋转轴92穿过固定架50的枢转孔54后固定于该枢转件70的固定孔72。该枢转件70的小端穿入该夹持装置40的旋转件42的卡槽423内,利用螺丝(图未示)穿过该枢转件70的滑槽74锁入螺孔425将旋转件42固定于该枢转件70。可以通过松释螺丝来调整该旋转件42的位置。利用螺丝分别穿过定位件60的定位孔642及固定架50的定位孔523可将定位件60定位于固定架50的滑槽52的任意位置以使该定位块622对旋转件42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5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