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的换挡离合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6088.9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25/02 | 分类号: | B62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重庆市南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换挡 离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零部件,具体的讲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换挡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比较普遍使用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是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摩托车具有价格便宜、轻便灵活和行驶迅速的优点,能到达大型交通工具无法到达的山区和农村等地,用途比较广泛。
摩托车包括车轮、车架和动力及传动系统,动力及传动系统是摩托车的重要装置,装置本身性能以及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摩托车的整体性能。
挂挡式摩托车除了具备以上优点外,还具有传动效率高、节约能源和动力强等优点,但是挂挡式摩托车驾驶操作较为复杂,在换挡时需要通过手动使离合器分离,在进行换挡操作。对于新手或者驾驶摩托车不太熟练的驾驶者来说,离合器的操作和换挡操作常出现配合不当的情况,会导致驾车出现安全事故,并对摩托车变速器及离合器造成损害,甚至会打坏变速器齿轮,浪费使用和维修成本。
因此,需要对摩托车的换挡离合机构进行改进,在换挡操作过程中,能够排除驾驶者经验对离合器和换挡操作配合的影响,使驾驶者能顺利进行换挡操作,保证安全行车,利于保护变速器和离合器,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换挡离合机构,在换挡操作过程中,能够排除驾驶者经验对离合器和换挡操作配合的影响,使驾驶者能顺利进行换挡操作,保证安全行车,利于保护变速器和离合器,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摩托车发动机的换挡离合机构,包括发动机壳体、主离合器和变速器,所述主离合器的动力输出轴与变速器动力输入轴通过换挡前置离合装置传动配合,所述换挡前置离合装置包括摩擦片式离合器和换挡前置离合驱动机构,所述摩擦片式离合器的主动盘与主离合器的动力输出轴传动配合,从动盘与变速器动力输入轴传动配合;所述换挡前置离合驱动机构包括杠杆结构的驱动杆,摩托车的换挡杆驱动驱动杆的动力点,驱动杆的阻力点驱动摩擦片式离合器的离合驱动块;所述驱动杆阻力点驱动离合驱动块和换挡拨叉的换挡动作之间设定驱动时间差。
进一步,所述驱动杆的阻力点沿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分离方向紧靠离合驱动块,换挡杆径向设置转杆,转杆通过端面凸轮副驱动驱动杆的动力点;
进一步,所述换挡杆在驱动驱动杆的阻力点和驱动换挡拨叉之间设定驱动时间差;
进一步,所述转杆上转动配合设置滚轮,驱动杆动力点上设置凸轮槽,所述滚轮与凸轮槽配合形成端面凸轮副;
进一步,所述驱动杆设置有支点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套和与其通过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以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与发动机壳体单自由度配合,驱动杆的支点铰接在调节套上;所述调节螺栓轴线沿驱动杆驱动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摩擦片式离合器设置在变速器动力输入轴上;
进一步,所述驱动杆的动力点通过传动销紧靠摩擦片式离合器的离合驱动块,所述传动销端部延伸并以可往复滑动和转动的方式沿轴线与变速器动力输入轴配合;
进一步,所述驱动杆的动力点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端通过螺纹与发动机壳体配合,另一端作为限位端正对驱动杆动力点背向驱动动力方向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驱动杆的动力点背向驱动动力方向的一侧设置纵向槽,所述限位端沿横向穿入纵向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换挡离合机构,在传动机构的传动链上设置换挡前置离合装置,在换挡操作过程中,能够预先切断传动链,因而能够排除驾驶者经验对离合器和换挡操作配合的影响,使驾驶者能顺利进行换挡操作,保证安全行车,利于保护变速器和离合器,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巷道充填行走式抛矸机
- 下一篇:全嵌式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