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脑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6134.5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吴伟;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脑,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滑动和旋转机构的便携式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电脑已经普遍应用在家居、办公室、工业场所等各种应用场合中。
现在大多数的便携式电脑具有键盘输入的人机交流形式,而也有一部分便携式电脑具有手写笔的人机交流界面,有的用户喜欢使用键盘输入的模式,而有的用户则喜欢使用手写笔的人性化输入模式。目前,还没有一款电子产品可同时迎合这两种用户的需求,既具有键盘输入模式,也具有手写输入模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脑,其可在键盘输入模式和手写输入模式之间切换使用。
一种便携式电脑,包括本体,盖体以及将该本体和该盖体连接的两枢接部。该本体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相卡合的盖板,该本体的盖板上收容有输入装置,该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该盖体还包括第一侧边缘和与第一侧边缘相背的第二侧边缘。本体还包括分别与盖体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对应的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分别从底板的一端顺着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延伸并绕至盖板的一端,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与本体的底板之间各形成一滑槽。该滑槽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和第三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一端从底板延伸,用于承载两枢接部在其上水平滑动,第三滑动部以相反于第一滑动部一端从底板延伸的方向连接于盖板,该枢接部包括转动地固定于盖体上的转轴和滑动地设置于滑槽内的滑动部。
其中,该盖体可通过该两枢接部沿着该滑槽滑动,当该盖体相对于该本体从第一滑动部滑动到该滑槽的第二滑动部时,可沿该滑槽折叠而形成手写输入模式;当盖体相对于该本体沿滑槽滑动至第三滑动部时,该便携式电脑形成键盘输入模式。
使用上述便携式电脑时,只需在该滑槽上滑动及旋转该盖体,就可使得该便携式电脑方便地在键盘输入模式和手写输入模式之间切换使用,可迎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便携式电脑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便携式电脑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便携式电脑的III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便携式电脑的VI处的放大图。
图5a-5e为图1中便携式电脑盖体相对于本体转动的多个状态参考图。
图6为图1中的便携式电脑为手写输入模式的立体图。
图7为图1中的便携式电脑为键盘输入模式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便携式电脑的VI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较佳实施方式便携式电脑100的立体图。便携式电脑100可在键盘输入模式和手写输入模式之间切换使用。
请一并参考图2,该便携式电脑100包括本体10、盖体20和设置于盖体20上的两枢接部30。其中,盖体20通过两枢接部30可转动地装配于本体10上。
盖体20大致呈矩形板状。盖体20包括上表面201以及与上表面201相背的下表面202。上表面201上设置有显示屏60(请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屏60为触摸屏。
请进一步参考图3及图4,盖体20还包括第一侧边缘203和与第一侧边缘203相背的第二侧边缘204。第一侧边缘203和第二侧边缘204上的两端各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0和第二定位孔220。两第一定位孔210和两第二定位孔220同轴心设置。
盖体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定位孔220内并固定于盖体20上的轴套205。每个轴套205上开设有轴孔213,用于将枢接部30部分套设于其中。
本体10包括底板101、与底板101相卡合的盖板102和收容于底板101和盖板102之间的主机(图未示)。盖板102上设有收容腔112(见图7),收容腔112内收容有输入装置50(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50为键盘。
本体10还包括分别与盖体20的第一侧边缘203和第二侧边缘204对应的第一滑条103和与第一滑条103相对的第二滑条104。第一滑条103和第二滑条104与本体10的底板101之间各形成一滑槽40。两个滑槽40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滑条103和第二滑条104分别从底板101的一端顺着第一侧边缘203和第二侧边缘204垂直延伸并绕至盖板102的一端。该滑槽4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滑动部401,第二滑动部402和第三滑动部403。其中,第一滑动部401一端从底板101延伸,用以便于承载两枢接部30在其上水平滑动,第二滑动部402与第一滑动部401和第三滑动部403连接,第三滑动部403以相反于第一滑动部401一端从底板101延伸的方向连接于盖板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