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6869.8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绍东 |
主分类号: | B21K1/40 | 分类号: | B21K1/40;B21C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503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汽车 轮毂 精密 成型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包括上模装配、下模装配,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装配设有与模具动作方向垂直的推拉油缸(8),推拉油缸(8)连接上模连体座板(5),上模头固定在上模连体座板(5)的下部;所述的下模装配设有成型区和脱模区,成型区包括成型滑块(11)、下模型芯(13),成型滑块(11)设置在圆桶形模床(10)内,圆桶形模床(10)外表面设有圆桶形保温装置(20),脱模区设有顶杆机构,所述的上模头分为两付凸模,即预成型凸模(2)、成型凸模(3),两付凸模同时固定在上模连体座板(5)上,上模连体座板(5)两侧设有可移动轨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连体座板(5)的上部装有上模轨道垫板(1),两侧设有可移动轨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头分为两付凸模,即预成型凸模(2)、成型凸模(3),两付凸模同时固定在上模连体座板(5)上,并设置在与可移动轨道(7)直线移动方向同一条中心线上,预成型凸模(2)、成型凸模(3)与上模连体座板(5)之间设有凸模隔热层(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模与成型滑块(11)的配合处设有导向定位口(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区设有下垫板(15),下垫板(15)上部设有下模座(14),下模座(14)上部为下模固定托板(17),在下模座(14)和下模固定托板(17)之间垫设隔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机构包括若干支下顶杆(19),若干支下顶杆(19)固定在顶杆托板(18)上,顶杆托板(18)的中部设一穿过下模座(14)和下垫板(15)的导杆(1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装配中的上模头外圆上设有凸模固定套(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装配中的成型区内设有圆桶模床加热器(21),上模头内、下模装配中的成型区内设有L型加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装配、下模装配中分别设有冷却水循环系统(22)。
10.一种镁合金汽车轮毂精密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1)将镁合金铸棒片料放入加热炉内预热加温,温度控制在180~450°C,根据片料大小,加温时间适当增减,从零开始,每增大一寸,加温时间增5~25分钟,均匀加温,保温1~2小时,防止过烧;
(2)将精密成型装置的预成型凸模(2)、成型凸模(3)、圆桶形模床(10)及下模型芯(13)分别通过L型加热器,使这四部份装置升温180~450°C范围,恒温20~40分钟;
(3)将预成型凸模(2)、成型凸模(3)、下模型芯(13)以及模腔表面全部敷涂或喷刷润滑剂;
(4)将加温后的镁片或镁锭片放入成型滑块(11)的导向定位口(110)内,压机通过预成型凸模(2)对镁片或镁锭片进行预压成型,之后将预成型凸模(2)提升并由推拉油缸(8)移动至成型凸模(3)位置进行成型挤压;
(5)接上一步,当压机挤压时,根据温度、速率、投影面大小,不断调整挤压力和挤压速度;
(6)通过压机挤压成近净值毛坯镁合金车轮后,启动脱模区设有的顶杆机构,使成品脱离下模型芯(13)及成型滑块(11),即可取出;
(7)将近净值的镁合金车轮轮毂毛坯,由机加工切削完成,再进行微弧氧化涂装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绍东,未经刘绍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68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