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斜销放电治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7132.8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立举;周洪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B23H1/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放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电治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斜销放电治具。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制造业中,对于塑胶产品倒钩的处理方式往往采用斜销、滑块的方式退出。当塑胶产品装配精密度高,要求很严格时,对于倒钩退出装置的加工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斜销上的倒钩形体部分,一般采用放电工艺进行加工,以保证倒钩形体的尺寸。放电工艺是利用电极产生电火花对工件腐蚀进行加工的,因此加工速度非常慢,并且斜销具有斜度,将它装夹在火花机的机台上,每根斜销都需要运用很多夹具装夹,而且还要多次校正,不能出现一点点误差。繁琐、严格的加工步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那如何简化加工的步骤,提高加工的效率,就成为了人们眼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运用放电工艺加工斜销,加工步骤繁琐,加工效率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斜销放电治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斜销放电治具,包括,底座,其端面设有两个凸出的下角度调节块,该两下角度调节块设于同一直线上,其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角度调节孔,该两个下角度调节块之间具有一间隙;装夹体,其端面开有至少一个斜销槽,该斜销槽等间距的排布在该装夹体的端面,该装夹体底部开有两个方槽,该两个方槽分别设置在该装夹体的两端;上角度调节块,其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角度插销孔,该上角度调节块设置在该装夹体底部方槽的中间部位,且该上角度调节块与该底座端面上的两个下角度调节块之间的间隙相配合;上固定座,其固定在该装夹体的端面,该上固定座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方槽,该方槽等间距的设置在该上固定座的底面,该上固定座顶面设有至少一个倾斜的螺丝孔,该螺丝孔内设有压紧螺丝,该压紧螺丝的一端与压紧块相连接设于该上固定座底面的方槽内,该上固定座侧面设有支撑销,该支撑销一端具有螺纹与该压紧螺丝的螺纹噬合;转轴机构,其上转轴座固定于该装夹体底面方槽的中间部位,两下转轴座分别设于该底座的两端边,转轴,其穿设于下转轴座和上转轴座的转轴孔内,将该装夹体与该底座连接。
较优的,该两个下角度调节块大小、形状一致,其侧面设置的角度调节孔的位置相互对应。
较优的,该下角度调节块侧面的角度调节孔的圆心和该上角度调节块侧面的角度插销孔的圆心位于以转轴为圆心的同一个圆的圆周上。
较优的,所述上角度调节块,其宽度与底座上两个下角度调节块之间间隙的宽度相等。
较优的,该上固定座底部开设的方槽,其宽度、数量、位置与该装夹体端面斜销槽的宽度、数量、位置一致。
较优的,所述上固定座侧面设有定位块。
较优的,所述转轴机构的上转轴座和下转轴座分别用螺丝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多功能斜销放电治具,可以一次装夹多个同一角度的斜销连续加工,而不同角度的斜销也可以通过调节装夹体的斜度后,直接进行加工,不需要将斜销多次装夹,简化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加工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斜销放电治具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功能斜销放电治具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发明多功能斜销放电治具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和组装示意图。底座101的端面设有两个凸出的下角度调节块102,这两个下角度调节块102的大小、形状一致,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在两下角度调节块102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角度调节孔103,该角度调节孔103成圆弧状排布在两下角度调节块102的侧面,两下角度调节块102的角度调节孔103的位置相互对应,该两个下角度调节102块之间相隔有一间隙。
装夹体104端面开有至少一个斜销槽105用于装夹斜销106,该斜销槽105等间距的排布在该装夹体104的端面,该装夹体104底部的两端开有两个方槽107、108,该两个方槽107、108分别用于设置上角度调节块109和上转轴座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介质成像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罗哥夫斯基电流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