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中的金属布线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7518.9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1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蒲颜;罗卫军;陈晓娟;魏珂;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52 | 分类号: | H01L23/52;H01L23/522;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单片 集成电路 中的 金属 布线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中的金属布线层结构,所述金属布线层结构 设置在第一Si3N4层(106)和第二Si3N4层(107)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布线层结构包括第一Ti层(101)、设置在所述第一Ti层(101)上的Ni层 (102)、设置在所述Ni层(102)上的第二Ti层(103)、设置在所述第二Ti层 (103)上的Au层(104)、以及设置在所述Au层(104)上的第三Ti层(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中的金属布线层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3N4层(106)的厚度为2000~4000所述第二Si3N4层(107)的厚度为500~2000所述第一Ti层(101)的厚度为200~400 所述Ni层(102)的厚度为500~1000所述第二Ti层(103)的厚度为 200~400所述Au层(104)的厚度为2000~4000所述第三Ti层(105) 的厚度为200~400
3.一种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中的金属布线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在第二Si3N4层(107)上旋涂光刻胶后,并通过光刻、显影形 成金属布线层图案;
步骤20:通过电子束蒸发的方法依次形成第一Ti层(101)、Ni层(102)、 第二Ti层(103)、Au层(104)和第三Ti层(105);
步骤30:将光刻胶上的第一Ti层(101)、Ni层(102)、第二Ti层(103)、 Au层(104)和第三Ti层(105)进行剥离形成金属布线层结构;
步骤40:在所述金属布线层结构上形成第一Si3N4层(1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电路中的金属布线层结构的制 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3N4层(106)的厚度为2000~4000所 述第二Si3N4层(107)的厚度为500~2000所述第一Ti层(101)的厚度 为200~400所述Ni层(102)的厚度为500~1000所述第二Ti层 (103)的厚度为200~400所述Au层(104)的厚度为2000~4000所述第三Ti层(105)的厚度为20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5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益生菌和胶原蛋白的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草鱼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