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7728.8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崐益;刘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取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不断地朝向轻薄短小以及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而电子产品中,如数码相机、计算机等已具备取像装置之外,甚至移动电话及个人数字辅助器(PDA)等装置也有加上取像装置的需求;而为了携带方便及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取像装置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同时也需要较低的成本,以有效提升该取像装置的应用性。
为了提升取像装置的取像效果,修正镜片的像差,通常会将镜片设计成反曲形状,而具有反曲形状的镜片与相邻的镜片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因此,为了保证镜片之间不发生干涉,必须要相邻的镜片之间设置垫片,由于垫片必须要填满相邻镜片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因此垫片较厚,一些杂散光很容易避开所述垫片进入镜头的有效光学区域,从而影响镜头的成像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杂散光的取像镜头。
一种取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镜片,以及设置在第三镜片与第四镜片之间的光阑,该取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d23<1.1×d34;
其中,d23为第三镜片的靠近第二镜片的边缘所在表面到第二镜片靠近第三镜片一侧的有效光学区域边缘所在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四镜片靠近第三精片一侧的有效光学区域边缘所在的表面与第三镜片邻近第四镜片的边缘所在表面之间的距离。
一种取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镜片,以及设置在第三镜片与第四镜片之间的光阑,该取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d23<1.1×d34;
其中,d23为第三镜片的靠近第二镜片的边缘所在表面到第二镜片靠近第三镜片一侧的有效光学区域边缘所在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四镜片靠近第三精片一侧的有效光学区域边缘所在的表面与第三镜片邻近第四镜片的边缘所在表面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取像镜头通过限制第三镜片与相邻的第二镜片及第四镜片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设置在第三镜片与第四镜片之间的光阑来阻挡杂散光,从而有效的抑制了取像镜头中的杂散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取像镜头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图1中取像镜头的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取像镜头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取像镜头100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110,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镜片12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130,以及具有正光焦度或者负光焦度的第四镜片140。
所述第一镜片110包括面对物侧的第一表面S1,面对像侧的的第二表面S2。所述第一表面S1呈相对于物侧凸出的球冠状,第二表面S2呈相对于像侧略微凸出的鼓面状。所述第一表面S1及第二表面S2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二镜片120包括面对物侧的第三表面S3,面对像侧的第四表面S4。所述第三表面S3呈相对于物侧内凹的月牙形,第四表面S4呈相对于像侧内凹的月牙形。所述第三、第四表面S3、S4中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三镜片130包括面对物侧的第五表面S5,面对像侧的第六表面S6。所述第五表面S5呈相对于物侧内凹的月牙形,第六表面S6呈相对于像侧凸出的球冠形。所述第五、第六表面S5、S6中均为非球面。
所述第四镜片140包括面对物侧的第七表面S7,面对像侧的第八表面S8。所述第七表面S7呈相对于物侧内凹的月牙形,第八表面S8呈边缘相对于像侧凸出中心相对于像册内凹的弓形。所述第七、第八表面S7、S8中均为非球面。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二、三、四镜片110、120、130、140靠近物侧的表面可以称为物侧表面,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像侧表面。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镜片110、第二镜片120及第三镜片130及第四镜片140可以都采用塑料材质制造,以降低取像镜头100的制造成本。
此外,取像镜头100还包括一个设置于第三镜片130的第六表面S6与第四镜片140的第七表面S3之前的光阑(aperture stop)150。
取像镜头100成像时,光线自物侧入射,依次经第一镜片110、第二镜片120、第三镜片130及第四镜片140后成像于一成像面16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种墙体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块
- 下一篇:一种吊顶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