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冷式散热系统及其储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7968.8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3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汤贤袖;叶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散热 系统 及其 储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散热系统及其储水器。
背景技术
当计算机工作时,主板上的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等)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热量不被及时散去,会造成发热元件温度的持续上升,进而影响到计算机运作的稳定性,严重的会使发热元件烧毁,以致使整个计算机不能工作。为此,业界通常采用水冷式散热系统及时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去。
水冷式散热系统是通过液体的循环流动而将热量散去,为了防止液体的渗漏,水冷式散热系统需具备极高的密封性。由于水冷式散热系统中无法完全注满水,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水冷式散热系统中的气体会增加。在密闭的水冷式散热系统中,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当发热元件工作时,其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热量,系统中的冷水吸收热量后,温度迅速上升,内部气压增大,此时,水冷式散热系统将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导致系统局部出现裂痕,进而会导致因漏水而烧毁主板的状况。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调节压力功能的水冷式散热系统。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调节压力功能的储水器。
一种水冷式散热系统,包括一设于发热元件上的水冷器、一用于冷却热水的散热器及一设有水泵及气压调节组件的储水器,所述气压调节组件包括一自所述储水器的壳体延伸出的阀体、一贯穿所述壳体的出气孔、一阀心、一弹性件及一盖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一与所述出气孔相通且收容所述阀心及弹性件的收容腔,所述阀心包括一插接部及一装设在所述插接部上的堵塞部,所述插接部的一端插入所述出气孔中,另一端插入所述弹性件中,所述盖体装设在所述阀体上并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挤压所述堵塞部,所述堵塞部堵塞所述出气孔,当所述储水器内的气压大于所述气压调节组件设定的参考气压值时,所述气压调节组件将所述储水器内的部分气体放出,以使所述储水器内的气压维持在小于或等于所述参考气压的状态。
一种储水器,包括一壳体及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气压调节组件,所述气压调节组件包括一自所述壳体延伸出的阀体、一贯穿所述壳体的出气孔、一阀心、一弹性件及一盖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一与所述出气孔相通且收容所述阀心及弹性件的收容腔,所述阀心包括一插接部及一装设在所述插接部上的堵塞部,所述插接部的一端插入所述出气孔中,另一端插入所述弹性件中,所述盖体装设在所述阀体上并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挤压所述堵塞部,所述堵塞部堵塞所述出气孔,当所述储水器内的气压大于所述气压调节组件设定的参考气压值时,所述储水器的内部气体推动所述阀心向远离所述出气孔方向移动,所述弹性件被进一步压缩,所述堵塞部与所述出气孔之间出现间隙,内部气体从间隙中溢出,内部气压减小,直至等于或小于所述参考气压值,所述出气孔重新被所述堵塞部堵塞住。
上述水冷式散热系统及储水器通过所述气压调节装置来调节所述储水器的内部气压,以使所述内部气压不大于所述参考气压值,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内部气压过大而导致所述储水器局部出现裂痕,进而因漏水而导致所述电子设备烧毁的现象,提高了所述水冷式散热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水冷式散热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储水器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图2的组装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发明水冷式散热系统用于给电子设备(如电脑、服务器等)的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等)进行散热,其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水冷器10、一散热器20、一储水器30及若干水管40。所述水冷器10、散热器20及储水器30通过所述水管40相连,以实现水在所述水冷式散热系统中的循环流动。
所述水冷器10安装在所述发热元件上,冷水从所述散热器20的出水口26流出,经所述水管40流入所述水冷器10的进水口12,在所述水冷器10内吸收所述发热元件散发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变成热水。所述热水从所述水冷器10的出水口16流出,经所述水管40流入所述储水器30的进水口316。所述储水器30储存的水从其出水口318流出,经所述水管40流入所述散热器20的入水口22,在所述散热器20中被重新冷却成冷水后,再流入所述水冷器10,以使所述水冷器10持续给所述发热元件散热。其中,所述水冷器10、散热器20及水管40均为现有技术中较成熟的技术,故在此不详细描述其具体结构。
请共同参考图2至图4,所述储水器30包括一壳体300及一设于所述壳体300上的气压调节组件330。所述壳体300包括一箱体310及一箱盖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