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反复弯曲试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7989.X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李然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仕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 | 分类号: | G01N3/34;G01N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 |
地址: | 450016河南省郑州市国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反复 弯曲 试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缆反复弯曲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3G(第3代移动通信)和FTTH(光纤到户)的启动,随着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的大力发展,随着光接收器件价格的不断下降,室内光缆的市场逐年稳步扩大。室内光缆轻细柔软、易于安装、机械强度较弱、适用温度范围较窄。与室外光缆相比,其机械性能方面的抗拉、抗侧压,抗冲击等要求要低一些。但室内空间小,拐弯多,弯曲机率大,由此对室内光缆反复弯曲性能要求高一些。为使室内光缆适合在各种复杂的室内环境中正常敷设,并在预期寿命内能可靠、安全地运行,相关单位必须对室内光缆的弯曲性能做检测。
目前的光缆反复弯曲试验机是针对室外光缆设计的,其工作过程大致为:取一段光缆试样,通过光缆的两端将光缆绷紧,把光缆的中间部分放置在一对大小相等的弯曲试验轮之间,左右摆动光缆的一端,光缆处于两弯曲试验轮之间的部分就会在弯曲试验轮的周面上发生弯曲,基于这种工作过程,目前的光缆反复弯曲试验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端的电机、传动装置和摆杆,传动装置包括与电机传动连接的蜗杆以及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摆杆沿蜗轮径向固定设置在蜗轮上。摆杆的摆动端设置有一个夹具,摆杆下方的机架上固定有一对弯曲试验轮,弯曲试验轮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竖直滑轨,该滑轨上滑动装配有配重滑块,配重滑块上也设置有一个夹具。进行光缆弯曲试验时,取一段光缆试样,将光缆的一端固定在摆杆的摆动端的夹具上,另一端夹持在配重滑块的夹具上,使光缆的中间段位于两试验轮之间,两试验轮之间的距离与光缆的粗细相适应并且可调。通过电机与传动装置驱动摆杆摆动即可实现光缆在弯曲试验轮周面上的弯曲。弯曲试验轮上方的光缆随摆杆摆动,弯曲试验轮下方的光缆带动配重滑块上下滑动。
按照光缆的性能要求弯曲试验机需对光缆进行±90°反复弯曲试验,由于光缆反复弯曲试验机的传动装置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所以要获得固定在蜗轮上的摆杆的摆动,就需要电机进行正反转运动,因此要用控制部分控制电机正反转并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驱动摆杆摆动。而电机正反交替转动时的发热量远高于单向旋转时的发热量,在相同的环境温度里,做正反转运动的电机达到发热与散热平衡时的温度要高于做单向旋转运动的电机达到发热与散热平衡时的温度,较高的工作温度会影响电机的性能。长时间地工作在较高的温度下,电机的寿命会受到影响,在正反转次数要求较多或时间要求较长时,电机甚至会烧坏。同时,电机正反转需要通过控制部分控制,控制部分的价格一般较高,在对正反转的速度均匀性要求不高但对正反转次数要求较高的场合,不适于通过控制部分驱动电机来实现周期性地正转和反转。
另外,由于室外光缆包含较粗的钢丝和较厚且硬的护套,因此目前的反复弯曲设备需要驱动功率大的电机,但对光缆的弯曲次数要求较少,依照室外光缆的要求,每次试验的反复弯曲次数为30次左右。而室内光缆对抗弯性能的要求较高,所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要求,室内光缆的±90°反复弯曲次数为100次到1000次不等,如此多的正反转次数在现有试验设备上试验时会使电机因发热量过高而烧毁。
同时,由于室内光缆有细、软、形状多种多样的特点,现有设备还存在着无法夹持光缆的问题,现有试验设备上的夹具为夹板式夹具,可以提供较大的夹持力,室内光缆的保护层不像室外光缆的保护层那么硬,若采用目前室外光缆的直接压紧方式对室内光缆夹持,将导致光缆压扁变形,甚至光纤断裂;而且室内光缆的外护套大多是由软质材料制成,采用过去的上、下夹具进行试验,则光缆外护套会有一定的伸长,夹持后的那部分外护套会呈波浪状弯曲,内部的纤芯也会随之弯曲,以致在试验前整条光缆的衰减就很大,导致最终测量的试验数据不准确。更为严重的是目前的夹紧方式难把握夹持的松紧度,操作困难且夹持力不易控制,若夹持力不够,则光缆会打滑、夹不住,若夹持过大,光缆容易被夹扁,造成衰减增加。因此,现有装置中的夹板式夹具不适于夹持室内光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缆反复弯曲试验设备,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机正反转次数过多而造成电机烧毁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仕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仕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设备的电源动态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