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连接器及其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8052.4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6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连接器 及其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同轴连接器及其组合,尤其是关于该同轴连接器及其组合的锁扣装置。
【背景技术】
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2004年7月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第1510795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有一中心轴线,并可沿中心轴线方向与对接连接器对接配合,所述同轴连接器设有套环,所述套环设有套圈及自套圈向靠近同轴连接器中心轴线方向倾斜延伸的自锁弹片。
对接连接器抵接于自锁弹片时对套圈产生扭矩,套圈结构虽然较为小巧从而用料较少,但对扭矩的承受力不强,容易发生扭曲翻转,影响锁扣配合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性能较为稳定的锁扣装置的同轴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同轴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具有一中心轴线,并可沿中心轴线方向与对接连接器对接配合,所述同轴连接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有圆筒形的侧壁、自侧壁冲切出并可将对接连接器锁扣于配合位置的自锁弹片及冲切所述自锁弹片形成的通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轴连接器具有如下进步:圆筒形的侧壁上冲切出自锁弹片并形成通口,侧壁形成支撑自锁弹片的框架,其相对于前案的套圈结构更加宽大结实,对扭矩的承受力更强,不易发生扭曲翻转,因而本案中的锁扣装置相对于前案性能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性能较为稳定的锁扣装置的同轴连接器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同轴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轴连接器组合,其具有一中心轴线,其包括沿中心轴线方向相互配合的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有圆筒形的侧壁、自侧壁冲切出的若干自锁弹片及冲切所述自锁弹片形成的通口,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套筒内侧,所述若干自锁弹片环绕于对接连接器外侧并将对接连接器锁扣于预定的配合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轴连接器组合具有如下进步:圆筒形的侧壁上冲切出自锁弹片并形成通口,侧壁形成支撑自锁弹片的框架,其相对于前案的套圈结构更加宽大结实,对扭矩的承受力更强,不易发生扭曲翻转,因而本案中的锁扣装置相对于前案性能更加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同轴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与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同轴连接器的套筒与辅助限位环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同轴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同轴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与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后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所示同轴连接器的套筒与辅助限位环的剖视图;
图8是图5所示同轴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揭示一种符合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1,其具有一中心轴线,并可与对接连接器2沿中心轴线方向对接配合。所述同轴连接器1包括外导体3、安装于外导体3的圆筒形的套筒4、套设于外导体3外侧的解锁机构5、收容于外导体3内侧的绝缘体6、套设于套筒4外侧的圆筒形的辅助限位环7及收容于绝缘体6内的中心端子8。
请参阅图2所示,外导体3设有内孔以收容绝缘体6,外导体3包括主体部30、自主体部30向前延伸的铆压壁31、自主体部30向前延伸的延伸端32、连接延伸端32与铆压壁31的前端壁33及位于外导体3内部的第一对接面34,所述延伸端32位于铆压壁31内侧,所述铆压壁31的末端向靠近同轴连接器1中心轴线方向偏曲。
请参阅图2-4所示,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同轴连接器1,所述套筒4是由拉伸工艺制成,套筒4设有侧壁40、由侧壁40围绕而成的收容空间41、位于侧壁40前端的供对接连接器2插入的前端口42、自侧壁40向收容空间41内冲切而出的可将对接连接器2锁扣于预定的配合位置的自锁弹片43及自侧壁40后端延伸出的卷边44,侧壁40设有位于侧壁40前端的环形部45、冲切所述自锁弹片43形成的通口46及连接通口46与卷边44的连接部47。所述自锁弹片43自环形部45后侧延伸出,该自锁弹片43向远离前端口42方向并向靠近同轴连接器1中心轴线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卷边44向远离同轴连接器1中心轴线方向翘起,其限位于铆压壁31内侧,所述连接部47位于通口46后侧,该连接部47套设于延伸端32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