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8136.8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5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章绍汉;吕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V23/00;F21V8/00;F21V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用LED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和传统光源相比,发光二极管(LED)具有较高之发光效率(光源温度较一般灯泡低)、低辐射、低耗电、寿命长、低电压,启动快速、环保无污染、抗震抗压、灯具可小型化等优点,以LED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如室内照明、室外照明、可携式照明(如手电筒)、情境照明等应用中。但由于LED本身为点状光源且发光特性具有强烈方向性,故发光角度多小于传统光源(如白炽灯、节能灯等)。参见图1,传统光源(白炽灯)的光发散角度为S1,S1约为160度。参见图2,一只普通的LED灯泡的光发散角度为S2,S2约为60度。因使用LED照明装置的有效照明范围远小于传统光源,故在替代传统光源的应用场合会与原始的照明设计所需求的光源特性不相匹配,使得LED照明装置无法直接等效替代传统光源。
参考图3所示,为改善LED照明装置的光发散角度不足的问题,可将多组LED光源基板10接合成环状发光模块,此种方式虽能大幅提升LED照明装置的光发散角度,但多片光源基板10的接合会使得电气连结变的复杂,另外光源基板10间的接合会使得LED11产生的热能(以箭头表示)无法有效自然排放,故此种方式大多应用于低光通量(低功率(低发热量)的照明产品中,亦有部分应用搭配高效的散热器形成高光通量的LED照明装置,但在高光通量的产品应用上,同时需要接合多片LED光源基板与高效散热器,使得成本大幅提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LED照明电路,其具备较广光发散角度和高光通量,且散热良好。
一种LED照明电路,包括:第一照明模块,其包括第一光源基板和安装于第一光源基板上的第一LED光源;第二照明模块,其包括第二光源基板和安装于第二光源基板上的第二LED光源、楔型导光体和反射体,楔型导光体位于第二LED光源和反射体之间,第二LED光源的正向出射光透过楔型导光体的折射作用与反射罩的反射作用转向成为侧向出射光;和连接第一照明模块和第二照明模块的模块连接机构;其中,第一光源基板和第二光源基板彼此平行且在平行于光源基板的方向上彼此不重合地设置。
第一光源基板和第二光源基板彼此平行且在平行于光源基板的方向上彼此不重合地设置,光源基板上的LED光源发出的热量不会堆积,散热良好。第二照明模块的正向出射光会被转化成侧向出射光,从而扩大了该照明电路的光发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光源光发散角度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LED灯泡光发散角度示意图。
图3是环状LED发光模块散热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LED照明装置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LED照明装置的光源基板的构成示意图。
图6是图4中LED照明装置的散热方式示意图。
图7是图4的VII部分放大图,其揭示了第一照明模块的照明特性。
图8是图4的VIII部分放大图,其揭示了第二照明模块的照明特性。
图9是图4中LED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图。
图10是图4中LED照明装置的照明特性图。
图11是一种现有的LED照明装置的照明特性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LED照明装置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LED照明装置的配光曲线图。
图14是图12中LED照明装置的照明特性图。
图15是图4中LED照明装置的第一照明模块的各种不同灯罩设置的示意图。
图16是图4中LED照明装置的第二照明模块的各种不同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4,其揭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LED照明装置,该LED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照明模块20、第二照明模块30、模块连接机构40、和电源输入接口50。
第一照明模块20包括光源基板21和灯罩22。光源基板21安装于模块连接机构40上,灯罩22安装于光源基板21上,灯罩22和光源基板21组成一壳体。LED光源23位于该壳体中,并安装于光源基板21上。
第二照明模块30包括光源基板31、楔型导光体32和反射罩33。光源基板31安装于模块连接机构40上。反射罩33一端安装于光源基板31上靠近模块连接机构40处,并向远离光源基板31的方向延伸。楔型导光体32安装于光源基板31和反射罩33之间。光源基板31、楔型导光体32和反射罩33组成一壳体。LED光源34位于该壳体中,并安装于光源基板3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LED光源23、34彼此同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掺铕氟氧化钇纳米纤维的方法
- 下一篇:绞龙叶轮输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