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油管卡箍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8236.0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兵;秦舒浩;唐伟;谢婷;潘正齐;胡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7/92;B29B9/06;B29K7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14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油管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油管卡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航空油管卡箍材 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卡箍产品材料主要是不锈钢材料,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国产大 飞机项目的投资,大大促进了工程塑料在航空材料领域的应用。因而 ,开发适合于航空领域应用的工程塑料材料,具有极大的市场。
聚己二酰己二胺又名聚酰胺66,俗称尼龙66,是一种具有较好的耐热 性、良好的加工性以及较高性价比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汽 车,电子电器,轻工,建筑等行业。但用热塑性塑料代替不锈钢材料 ,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在尼龙66复合材料制备的航空油管卡箍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是:(1)阻燃剂与热塑性树脂基体的界面粘接较差,制 得的油管卡箍强度、韧性等性能较差;(2)阻燃剂的分散不好,会造 成材料阻燃性能的不均匀,同时导致材料力学性能的下降;(3)材料 强度较高时,断裂伸长率差;(4)抗热氧老化性能差;(5)尼龙卡 箍在1000N的负载下,保持时间达不到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持尼龙66复合材料航空油管卡 箍材料的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油管卡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同时具有 好的阻燃性能和抗热氧老化性能,满足航空领域对油管卡箍材料性能 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航空油管卡箍材料的制备方法:尼龙66 86kg、溴化聚苯乙烯 10kg、纳米级三氧化二锑3 kg、SMA 1kg、抗氧剂0.5 kg、润滑剂 0.3 kg,按如下方法制备:
原料预处理:取尼龙66、溴化聚苯乙烯、纳米级三氧化二锑、SMA在9 0℃真空干燥烘箱中干燥11小时;
将干燥后的尼龙66、溴化聚苯乙烯、纳米级三氧化二锑、SMA、抗氧剂 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上挤出造粒 ,主机螺杆转速为200 r/min, 1至7段温度分别为205℃、210℃、2 20℃、230℃、240℃、250℃、260℃,所造粒料在90℃干燥6小时,在 注塑机上注塑成型,制得油管卡箍,将制备的航空油管卡箍在100℃水 中浸渍1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即得。
有机阻燃剂可以选择聚二溴苯乙烯、溴化聚苯乙烯、聚(2,6-二溴亚 苯基醚)、溴化环氧树脂、Br-P阻燃剂、红磷、N-P阻燃剂中任意一种 或者两两复配。无机阻燃剂可以选择三氧化二锑、硼酸锌、偏硼酸钡 、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尿酸酯中任意一种或或者两两复配。
抗氧剂可以选择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磷酸二乙酯、环己基-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甲基-2,4,6-三 (4′-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苯、己二醇[β-(3,5-二叔丁 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丙酰 )肼、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苯苯基)丙烯酸酯、四[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与亚磷酸三(2,4 -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复配物。
润滑剂可以选择油酰胺、聚酯、Licolub FAI、HTSA#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航空油管卡箍材料具有很好的强 度、韧性、耐热性能和流动性能等,具有很好的表面质量和良好的加 工性能,紧箍力强、密封性能好,其性能完全可以满足航空领域对材 料性能的要求,极大的降低了航空材料的成本。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 油管卡箍还可以应用于摩托车、汽车以及大型发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原材料:尼龙66(牌号2020E)86kg、溴化聚苯乙烯(有机阻燃剂)1 0kg、纳米级三氧化二锑(无机阻燃剂)3 kg、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 共聚物(SMA,牌号218,相容剂)1kg、四[β-(3,5-二叔丁基-4-羟 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与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复配 物(该复配物可以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种比例的复配物,抗氧剂)0. 5 kg、HTSA#3(润滑剂)0.3 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通信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及光收发装置
- 下一篇:用于密封母线端部连接的安全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