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式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8310.9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侯春树;胡江俊;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式热管,特别是指一种性能稳定的平板式热管。
背景技术
为解决高速计算机的高密度散热问题,目前业界普遍采用利用相变化原理进行散热或者传热的技术,比如目前常用的热导管(Heat Pipe)、回路式热管(Loop Heat Pipe)以及平板式热管(Vapor Chamber)等产品。就热导管而言,其因体积小、利用相变潜热作用能快速输送大量热能、温度分布均匀、构造简单、重量轻、无需外加作用力、寿命长、低热阻、远距传输等特性,符合目前计算机等领域的散热需求,因此被广泛用来解决散热问题。
平板式热管属于热管的一种,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式热管相同,因具有比传统式热管更大的热传导面积,且更符合“轻、薄、短、小”的高实用价值,而被大量应用在大型散热面的电子产品上。平板式热管通常是利用上下两平板形成一密闭空间且在两平板的内壁上形成等厚度的毛细结构,并填充工作介质。但依据热传导原理:热通过多孔毛细结构的金属颗粒间热传导最后至实心金属板,其间因毛细结构为点接触故其热传面积减少且路径增加,因此其总热阻为毛细层厚度的热阻及实心金属壳热阻之和,故其热阻远高于直接通过实心金属壳的传热方式,所以减少毛细结构的厚度是降低热阻最直接的方法。若平板式热管的冷却端无毛细结构则其散热虽然很好但其工作介质的回流将完全依赖重力作用回流至蒸发端,同时冷却端内侧金属板将积聚若干个小水珠,形成水膜进而导致散热能力降低。因此,如何在增加工作介质回流速率及提升热传能力取得最佳设计是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兼顾工作介质回流至蒸发区及提升散热效率的平板式热管。
一种平板式热管,包括一板状的密封壳体、形成于壳体内壁的毛细结构、容置于壳体内的工作介质,所述壳体包括一上盖及与上盖密封连接的一下盖,所述毛细结构包括贴设于上盖的一第一毛细体及贴设于下盖的一第二毛细体,所述第一毛细体自上盖的下表面朝向下盖凸伸且设置有间隔的通孔,工作介质的热传导路径中,第一毛细体设置有通孔的部分的热阻小于未设置通孔部分的热阻,第一毛细体未设置通孔部分的工作介质的回流速度大于设置有通孔部分的回流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平板式热管的工作介质的热传导路径中,第一毛细体设置有通孔的部分的热阻小于未设置通孔部分的热阻,第一毛细体未设置通孔部分的工作介质的回流速度大于设置有通孔部分的回流速度,使平板式热管在顾工作介质回流的同时及提升其散热效率。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平板式热管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上盖及贴设其上的第一毛细体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上盖及贴设其上的第一毛细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盖及贴设其上的第一毛细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上盖及贴设其上的第一毛细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上盖及贴设其上的第一毛细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平板式热管包括一壳体10、形成于壳体10内壁的一毛细结构30及容置于壳体10内的适量工作介质。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0大致呈矩形板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式热管可以呈圆形板状等其他适合的形状。
壳体10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例如,铜、铝)制成,其包括一纵长的上盖11及与上盖11密封连接的一碗状下盖13。该壳体10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该下盖13作为本发明的蒸发部,用于吸收热源的热量。该上盖11作为本发明平板式热管的冷凝部,用于将工作介质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令工作介质蒸汽冷凝成液态。
该下盖13包括一纵长的吸热部131、自吸热部131相对两端倾斜向上、向外延伸的二过渡部133、自二过渡部133边缘水平向外延伸的二延伸部134及自二延伸部134竖直向上延伸的二侧壁135。侧壁135的顶端与上盖11的边缘抵顶并密封连接,从而形成所述壳体10。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11及下盖13之间可以设置其相对两端分别抵顶上盖11及下盖13的至少一支撑体(图未示),以增强壳体10的强度。
所述毛细结构30可以是金属粉体烧结或是编织网毛细结构,其包括贴设于上盖11下表面的一第一毛细体31及贴设于下盖13上表面的一第二毛细体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安瓿瓶断瓶的辅助支撑件
- 下一篇:一种夹式安瓿启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