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满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308864.9 申请日: 2009-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1693102A 公开(公告)日: 2010-04-14
发明(设计)人: 王峰;王文奎 申请(专利权)人: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14;A61K35/37;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71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脾胃 不和 腹胀 满病证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满病证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满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节,常有暴饮暴食,长期会造成脾胃不和、疏运不调。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脾胃不和、疏运不调常易引发胃痛、腹部胀痛、食欲减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甚至出现呃逆、烧心等症状。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脾胃不和、疏运不调等症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健脾开胃、行气化滞、调肝理气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脾胃不和、疏运不调等症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满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脾胃不和、脘腹胀满病证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神曲1~50克、麦芽1~50克、焦山楂1~30克、焦槟榔1~30克、鸡内金1~30克、莱菔子1~50克、延胡索1~30克、陈皮1~50克、枳实1~30克、沉香1~20克、木香1~30克、香附子1~50克、川楝子1~30克、薤白1~30克、佛手1~30克、九香虫1~20克、干姜1~30克、小茴香1~20克、苍术1~30克、厚朴1~30克、草果1~30克、肉豆蔻1~30克、砂仁1~30克、茯神1~50克、藿香1~30克。

优选为:

神曲30克、麦芽30克、焦山楂10克、焦槟榔10克、鸡内金10克、莱菔子20克、延胡索10克、陈皮30克、枳实20克、沉香10克、木香10克、香附子20克、川楝子20克、薤白10克、佛手15克、九香虫10克、干姜10克、小茴香5克、苍术10克、厚朴20克、草果10克、肉豆蔻10克、砂仁10克、茯神30克、藿香10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大黄1~20克、芦荟1~30克、郁李仁1~30克、炙乳香1~30克、炙没药1~30克、火麻仁1~30克、黄连1~30克、黄芩1~30克、黄柏1~30克、牡丹皮1~30克、当归1~50克。

优选为:

大黄10克、芦荟10克、郁李仁10克、炙乳香5克、炙没药5克、火麻仁10克、黄连10克、黄芩20克、黄柏20克、牡丹皮20克、当归30克。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五脏阴阳辨证纲领是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王峰先生率先提出的,一经创立,立即受到中医也前辈的高度重视和赏识,并得到国家科技部973计划的课题资助,展开深入研究,通过近16年大量临床病例验证,以及长达数年的学术研讨,已经基本确立其在中医辨证理论中的地位,可以作为中医学所有辨证理论的纲领。

五脏阴阳辨证是八钢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中医所有辨证理论的集大成,可以使中医辨证理论化繁就简,便以滤清辨证思路、明确辨证实体,实为中医学辨证理论的创新成果。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