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模具及湿法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9153.3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旗;吴林志;王兵;马力;王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33/00;B29C70/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点阵 夹芯板 模具 湿法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多个模 具单体(1)和两个固定条(2),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具单体(1)的横截面为非等腰梯形 ,每个模具单体(1)的一个斜面上开有多对第一半圆形通孔(1-1)且第一半圆形通孔( 1-1)与模具单体(1)的上下表面相连通,每对第一半圆形通孔(1-1)呈八字形设置,多 对第一半圆形通孔(1-1)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均相等,每个模具单体(1)的另一个斜 面上与每对第一半圆形通孔(1-1)对应位置处开有第二半圆形通孔(1-2),第二半圆形通 孔(1-2)的中心线与对应的一对第一半圆形通孔(1-1)的对称线构成的平面与模具单体( 1)的横截面平行设置,多个模具单体(1)一正一倒相间平铺设置构成平板状,相邻的两个 模具单体(1)上的多对第一半圆形通孔(1-1)形成多对第一圆形通孔(1-1-1),相邻的 两个模具单体(1)上的多个第二半圆形通孔(1-2)形成多个第二圆形通孔(1-2-1),第 一圆形通孔(1-1-1)与第二圆形通孔(1-2-1)的直径相同,多个模具单体(1)设置在两 个固定条(2)之间,模具单体(1)的材料为硅橡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模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多个横截面为圆形的硬质金属条(3),每个模具单体(1)沿长度 方向上的中心处开有第三圆形通孔(1-3),每个模具单体(1)上的第三圆形通孔(1-3) 内固装有一个圆形的硬质金属条(3)。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的模具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 湿法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湿法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模具处理:用丙酮溶液清洗模具表面,然后用脱模剂处理模具的外表面;
步骤二、固定模具:用夹具将模具固定;
步骤三、卷制纤维柱:用预浸料卷制纤维柱,保持纤维方向与纤维柱的轴向相同,卷 制的纤维柱的直径与第一圆形通孔(1-1-1)和第二圆形通孔(1-2-1)的直径相同,卷制的 纤维柱的数量为第一圆形通孔(1-1-1)的数量与第二圆形通孔(1-2-1)的数量之和,卷制 的纤维柱的长度比第一圆形通孔(1-1-1)和第二圆形通孔(1-2-1)的长度长40~50mm,然 后将卷制的纤维柱塞进相应的第一圆形通孔(1-1-1)和第二圆形通孔(1-2-1)内,每个卷 制的纤维柱两端均露出模具的上下表面各20~25mm;
步骤四、铺放纤维预浸料:在模具的上下表面铺放纤维预浸料,在铺设过程中将模具 上下表面露出的纤维柱沿纤维柱长度方向向两侧劈开,将劈开的纤维柱预埋在模具上下表面 的预浸料内,形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坯;
步骤五、产品固化: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坯和模具放在液压机上加温固化 ,使纤维预浸料的上下面和液压机的上下压面充分接触,固化温度为130~140℃,压力保持 时间为2.5~3.5小时;
步骤六、脱模:拆下夹具,然后将每个模具单体(1)沿长度方向抽出,即制得纤维增 强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1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