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病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309217.X 申请日: 2009-11-02
公开(公告)号: CN101757561A 公开(公告)日: 2010-06-30
发明(设计)人: 王峰;王文奎 申请(专利权)人: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16;A61P31/14;A61P31/20;A61K33/06;A61K35/36;A61K35/56;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71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肝炎 病症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病症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慢性肝炎病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病毒性肝炎如长达半年以上仍未治愈,即可演变为慢性肝炎,有部分急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确诊时即为慢性肝炎,大量饮酒、服用某些药物、某些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慢性肝炎。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易造成神经、精神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心脏损害,以及引发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心肌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的疾病,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慢性肝炎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任何药物都不曾显示其对慢性肝炎的明确而肯定的疗效,目前仍在进行各种试验治疗,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病症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清利湿热、解毒化痰、益气健脾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慢性肝炎病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肝炎病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病症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陈皮1~50克、香附1~50克、青皮1~40克、神曲1~50克、山楂1~40克、玄参1~40克、生地1~40克、石膏1~50克、知母1~40克、栀子1~40克、公英1~40克、大青叶1~50克、板蓝根1~40克、葛根1~50克、鱼腥草1~50克、青黛1~30克、赤芍1~40克、桃仁1~20克、红花1~20克、郁金1~30克、麦芽1~50克、三棱1~30克、莪术1~30克、白芍1~50克、厚朴1~40克、茯苓1~50克、泽泻1~40克、茵陈1~40克、金钱草1~40克、虎杖1~40克、车前子1~30克、乳香1~30克、没药1~30克、丹参1~40克、柴胡1~40克、当归1~40克

优选为:

陈皮50克、香附30克、青皮20克、神曲30克、山楂15克、玄参20克、生地20克、石膏30克、知母30克、栀子15克、公英2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20克、葛根30克、鱼腥草30克、青黛20克、赤芍3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郁金20克、麦芽3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白芍30克、厚朴15克、茯苓30克、泽泻20克、茵陈20克、金钱草20克、虎杖20克、车前子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丹参20克、柴胡20克、当归20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益母草1~40克、泽兰1~30克、鸡血藤1~30克、穿山甲1~20克、鳖甲1~30克、龟板1~30克、地龙1~30克、血竭1~20克、牛膝1~30克、延胡索1~30克、姜黄1~40克、砂仁1~30克、决明子1~30克、淡竹叶1~40克、黄连1~30克、龙胆草1~50克、丹皮1~40克、紫草1~40克。

优选为:

益母草20克、泽兰15克、鸡血藤20克、穿山甲10克、鳖甲10克、龟板10克、地龙15克、血竭6克、牛膝15克、延胡索20克、姜黄20克、砂仁15克、决明子20克、淡竹叶20克、黄连15克、龙胆草30克、丹皮20克、紫草20克。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这是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专利战略的重要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2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