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09463.5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4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古金龙;段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光源,发光二极管凭借其发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当前的各个领域当中,大有取代传统光源的趋势。
一般的发光二极管包括一发光芯片及设置在该发光芯片上的一次光学透镜。该一次光学透镜将发光芯片的发出的光线散射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为了达到中光束的配光要求,业界通常在发光二极管的一次光学透镜加装一个二次聚光透镜,以将经过一次光学透镜的调整后的宽光束聚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成为中光束。
然而,在发光二极管上另外加装一个二次聚光透镜,不仅成本会增加,而且也会增加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损失,且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产生中光束的发光二极管。
一种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一透镜及设在该透镜下面的发光芯片,所述透镜包括一基底及一从该基底延伸的外凸曲面,照设在该曲面上一点的光线与从所述发光芯片的中心垂直延伸的透镜主轴之间所形成的锐角比所述曲面的该点的法线与透镜主轴之间所形成的锐角小,以使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会聚向该透镜的前方,并使从透镜射出的光线在峰值光强的10%处的出光角在60-75度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的透镜将照射在所述曲面上的光线汇聚成中光束,即峰值光强的10%处的出光角为60-75度的光束。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发光二极管的配光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包括一基板10、一由该基板10向上延伸的基座20、一容置该基座20内的发光芯片30及安装在基座20的顶部并将发光芯片30封罩在基座20内的透镜40。该透镜40用于对该发光芯片30发出的光线进行调整。
所述基板10大致呈矩形。所述基座20大致柱状,其顶部开设有一环形沟槽21,由该环形沟槽21继续向下开设有一凹槽23,所述发光芯片30容置在该凹槽23内。
请同时参阅图3,透镜40由透明材料制成,其包括一基底41、一从该基底41向上弯曲延伸的外凸第一曲面43、一与该基底41相对并设置在该第一曲面43上的平面45及连接该第一曲面43和平面45的第二曲面47。所述基底41具有一平的底面410。该底面410作为所述发光芯片30发出的光线的入光面,该第一曲面43、第二曲面47、平面45作为所述发光芯片30发出的光线的出光面。所述透镜40的底部深入到所述基座20的环形沟槽21内,透镜40的底部与环形沟槽21之间的部分填充有硅胶,以便将透镜40粘贴在基座20上。
所述第一曲面43、第二曲面47分别相对于从所述发光芯片30的中心垂直延伸的透镜主轴I是对称的,本实施例中为旋转对称。
照设在该第一曲面43上一点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从所述发光芯片30的中心垂直延伸的透镜主轴I之间所形成的锐角比所述第一曲面43的该点的法线与透镜主轴I之间所形成的锐角小,以使照射在该第一曲面43的光线经过透镜40折射后会聚向该透镜的前方;照射在第二曲面47上一点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透镜主轴I之间所形成的锐角比所述第二曲面47的该点的法线与透镜主轴I之间所形成的锐角小,以使照射在该第二曲面47的光线经过透镜40折射后会聚向该透镜的前方;照射在所述平面45上的光线被发散,经过所述平面45出射的光线与透镜主轴I之间的夹角在可控的范围内,使得经过平面45出射的光线不会偏离透镜主轴I太多。由此,所述发光芯片30发出的光线照射在该第一曲面43、第二曲面47、平面45后被折射向透镜40的前方,使得出射光线被集中在一个窄的区域内,并使从透镜射出的光线在峰值光强的10%处的出光角在60-75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43的一点的曲率中心在所述基底41的底面410上,并且曲率中心与底面410的中心隔开一定距离。所述第二曲面47的曲率中心在所述基底41的底面410上,并且曲率中心与底面410的中心隔开一定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面45到所述基底41的底面410的垂直距离(即透镜40的高度)为2.45mm到2.55mm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9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区用消防泄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级TiC粉末材料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