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型机烫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0043.9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7/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型机 烫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切加工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冲型机烫金结构。
背景技术
模切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行业,尤其是平面显示行业,更是无处不用到层状薄型材料。绝缘材料、防震材料、耐热隔热材料、胶贴产品、防尘材料、屏蔽材料等均需采用模切技术加工制造。
轮转式模切机,通常也称为圆切机或圆刀式模切机。平压式模切机,因其作业时具有往复式冲切运运,通常也称为冲型机。常通过的冲型机有二种,一种是传统的“C”型冲床,即驱动机构在机器上部,适用于低精度、大行程的冲切场合,如五金件的冲切;另一种是驱动机构在冲型机的机体内,通过导柱穿过机体顶部与上模座连接,适用于高精密度、小行程的场合,如日中国专利文献CN201189682Y于2009年2月4公开的精密模切机,该精密模切机是一种小行程精密模切机,包括机体,机体前端设置进料机构,机体后端设置牵引机构,机体上部设置下模座;下模座上方设置上模座,上模座与下模座平行设置;上模座与四条拉杆固定连接,四条拉杆的轴心均与上模座垂直设置;四条拉杆穿设于下模座,并与机体内的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通过离合装置连接马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小巧、模切压力稳定的精密模切机。冲型加工时,工艺上往往会有烫金要求,所述通用的冲型机一般需要配置烫金装置,具体作法时,在上模板之上贴设一发热板,发热板是一平板,侧面打孔装入电热管;为防止发热板的热量向上传导至上模板及导柱,发热板上部还要设置一隔热板,通常的隔热板是一平板式石棉或云母板。这种通用作法的不足之处是,冲型机连续进行烫金作业时,发热板的热量会有一部分通过隔热板向上传导至上模座及导柱,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序时,就有烫伤操作者的危险,并且,因为温度上升,也会破坏润滑油的工作环境,给冲型机的寿命和冲型作业品质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冲型机烫金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冲型机烫金结构,包括冲型机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下部通过上模固定板连接上模板,所述上模固定板和所述上模板之间还依次设置有隔热板和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之接触面具有散热槽。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朝向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一面具有散热槽。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隔热板的一面具有散热槽。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凹槽。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为二组分别平行设置的凹槽,并且第一组凹槽与第二组凹槽垂直设置。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内具有散热棱,所述散热棱的走向与所述散热槽的走向相同。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是云母板或石棉。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之间还具有上模旋转板,所述上模旋转板下部连接所述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旋转板上部通过一枢轴和一锁定螺母连接所述上模座。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进一步包括有入风口和出风口,以及设置于入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与入风口之间具有低压腔,所述轴流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具有高压腔,所述高压腔的容积小于所述低压腔的容积,所述出风口正对所述散热槽的一端设置。
冲型机烫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包括一组平行设置的凹槽;所述散热槽内具有散热棱,所述散热棱的走向与所述散热槽的走向相同;所述隔热板是云母板;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之间还具有上模旋转板,所述上模旋转板下部连接所述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旋转板上部通过一枢轴和一锁定螺母连接所述上模座。
本发明的冲型机烫金结构,所述隔热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之接触面具有散热槽,一方面减小了隔热板与上模固定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热量向上模座的传递速度,另一方面,散热槽使隔热板上表面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向空气散热,减少了向上模座传递的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冲型机烫金结构隔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之隔热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飞新达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