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阵CCD应用于激光调焦的方法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0283.9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3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华;李宁;何先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36 | 分类号: | G02B7/3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李东京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cd 应用于 激光 调焦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阵CCD应用于激光调焦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激光模组生产厂商中,不管是生产点状光源或者线状光源都需要对原本的激光管进行调焦。而在这个不可避免并且及其重要的工序中我国还是进行着最原始的方法即人眼识别进行调焦,且采用的仪器分为摄像和显示两部分,而摄像部分必须对准激光线束,且摄像部分到显示部分需用数据传输线连接,从而安装、调试、摆放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其精度差、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解决现有的激光管的调焦采用人言识别的方法所导致的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
目的二是解决现有的仪器安装、调试不便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以线阵CCD固态传感器取代人眼进行镜头焦距测量,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线阵CCD应用于激光调焦的方法与系统,其中,所述线阵CCD应用于激光调焦的方法的具体过程是:
1)、通过线阵CCD固态传感器接收激光管发出的激光束;
2)、通过高速检测仪AD将CCD接收器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数字处理器FPGA;
3)通过数字处理单元FPGA对其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激光光束中心位置的定位,并通过数字处理单元FPGA将该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进行计算以获取计算结果,从而确定激光管在调焦的过程中投射到线阵CCD固态传感器上的光斑大小的变化,当光斑变到最小值时,完成调焦。
所述的线阵CCD应用于激光调焦的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系统包括用于产生激光的准直激光发生器、用于将准直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投射给线阵CCD图像传感器的激光半透半反棱镜、数字处理单元FPGA和计算机,所述线阵CCD图像传感器通过数字处理单元FPGA连接至计算机。
上述系统还包括数据通信无线发射模块和数据通信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数字处理单元FPGA通过数据通信无线发射模块发数据给数据通信无线接收模块。
上述计算机包括显示器,该显示器是LCD或LED显示器。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造价较低。我们激光线束测量仪器是采用的是线阵CCD进行测量,而面阵CCD价格是线阵CCD价格数倍以上,而这种用线阵CCD位置检测后续处理电路无须太昂贵的信号处理器件。
2、结构、安装、调试简单:我们的仪器主要分为上位机(主控)、下位机(接受)两个部分。在接受部分我们采用了根据不同远近,不同光强自动可调的技术。而接受部分和主控部分是采用的是无线传输方式,这样解决了安装时问题。如,空间的限制、及光照距离的限制。
3、读值精确:我们的测量仪器主要采用的是线阵CCD接受光信号,再用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中心位置定位,最后用LCD将其用数字显示出来。这样我们解决了图象的模糊难分辨的不足,从而给测量结果给予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将需要调焦的点状激光器1开启,使其发射出激光束,照射线阵CCD固态传感器2,线阵CCD固态传感器2通过高速检测仪AD将其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数字处理器FPGA;数字处理单元FPGA对其所接收的电信号进行激光光束中心位置的定位,并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以获取计算结果,从而确定点状激光管1在调焦的过程中投射到线阵CCD固态传感器2上的光斑大小的变化,当光斑变到最小值时,完成调焦。
参见图3,本发明提供的线阵CCD应用于激光调焦的系统,包括用于产生激光的准直激光发生器、用于将准直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投射给线阵CCD图像传感器的激光半透半反棱镜、数字处理单元FPGA和计算机,所述线阵CCD图像传感器通过数字处理单元FPGA连接至计算机。
该系统还包括数据通信无线发射模块和数据通信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数字处理单元FPGA通过数据通信无线发射模块发数据给数据通信无线接收模块。
所述计算机包括显示器,该显示器是LCD或LED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下一篇:导光板及背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