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平均油耗的计算方法及其计算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0410.5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于均石;丁勇;由毅;陈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平均 油耗 计算方法 及其 计算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计算平均油耗的方法及电路,该方法及电路通过对已行驶的一段距离内汽车已消耗的燃油量和行驶里程来计算得出实际的汽车平均油耗,适合于各种车辆上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多,汽车仪表的功能也在日益增多。汽车用户对汽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汽车仪表已经不单单指示车速、转速、燃油、水温等,它逐渐引进了汽车黑匣子的部分功能,例如记录已行驶时间、平均车速、可行驶里程。同时,它还有详细记录汽车的平均油耗,这往往是汽车用户所关心的数据。
对于平均油耗,大多数汽车厂家是采用一个固定的整车百公里油耗置值,而且这个数值往往是车辆在理想状态下的值,与实际消耗的值相差甚远。更进一步,在汽车的电控系统中会将汽车油箱剩余油量直接除以这个理想的百公里油耗值,来得出该车预计的行驶距离,并在汽车仪表上发映出来。这显然是不准确的,甚至会误导驾驶员在油箱内油剩余不多时错过加油站继续开车,使汽车油箱内的油完全耗尽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每个驾驶员的技术差别、汽车所通过的路况不一样、是否使用空调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实际油耗,因此采用汽车出厂时厂方所提供的理想的油耗既不科学也不准确。
当然,也有个别厂家也是采用按照实际的消耗的燃油量来除以实际的行驶里程来得出实际的百公里油耗值。这种方法当然相对于理想的百公里油耗值来更接近于实际,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路况的不同、驾驶员技术上的差导、天气的因素等等,使得汽车的油耗值是一个不断在变化的数值。相对而言,如果汽车仪表所反映的是该汽车最近的油耗值,那么对于驾驶员而言会更有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对汽车平均油耗的算法上存在的不科学和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汽车实际油耗的汽车平均油耗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基于上述的汽车平均油耗的计算方法,提供了一种能更准确、简单地计算汽车平均油耗的汽车平均油耗的计算电路。
本汽车平均油耗的计算方法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平均油耗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AFE=(AFE_U÷AFE_D)×100
式中,AFE表示百公里平均油耗,单位是L/100km;AFE_D表示有效距离,单位km;AFE_U表示有效燃油量,单位是L;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距离AFE_D按下列两种情况来取得:
a、当汽车从零状态起计算的行驶里程小于设定里程值D时以实际的行驶里程作为有效距离AFE_D;
b、当汽车从零状态起计算的行驶里程大于或等于设定里程值D时以汽车最近行驶的设定里程值D作为有效距离AFE_D;
所述的有效燃油量AFE_U是指汽车在有效距离内实际消耗的燃油量;
上述的零状态是指汽车点火起动后行驶至设定距离S时的状态,上述的有效燃油量AFE_U和有效距离AFE_D均以此状态为零点开始计算;
上述的设定里程值D和设定距离S均通过预先设定,设定里程值D大于1km,设定距离S小于1000m。
在本计算方法中,采用了有效距离的概念,以相对于汽车在一次点火后行驶如果超过设定里程值时以最近刚行驶的设定里程值作为有效距离来计算的基础,用有效燃油量除以有效距离来得出汽车的平均油耗。显然这种算法更能准确客观地发映出汽车在刚刚行驶过来的有效距离这段路的路况下行驶的实际油耗,因接下来要行驶的路的路况跟刚刚行驶过来的路况相近,这样驾驶员就能较准确地估计汽车剩余的油量能够行驶的里程。
同时,本计算方法还采用了设定距离S的概念,计算的起始点也就是上述的零状态是在行驶至设定距离S时起。通常,此距离较短,但其意义在于在汽车点火至开动往往有一个时间,而且这个时间的长短差异很大。从平均油耗的本质含义来理解,这一部分的油耗不应该算在平均油耗内。因此从汽车行驶至设定距离后开始计算,提高了本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在上述的汽车平均油耗的计算方法中,所述的有效燃油量AFE_U采用在有效距离AFE_D内的燃油消耗脉冲数乘以燃油系数V计算得出,燃油系数V为一个脉冲所代表的燃油量,此时上述的汽车平均油耗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