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生物细胞破壁系统及生物有效成分提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0637.X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马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3 | 分类号: | C12M1/3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吉东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脉冲 放电 等离子体 技术 生物 细胞 系统 有效成分 提取 | ||
1.基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生物细胞破壁系统,它包括处理装置(2)和高压脉 冲发生装置(4),所述处理装置(2)包括处理室(201)、第一电极(206)和第二电极(207), 第一电极(206)和第二电极(207)均置于处理室(201)内,且第一电极(206)的极板 与第二电极(207)的极板相对、平行放置,所述第一电极(206)通过导体与高压脉冲发 生装置(4)的高压脉冲发生端相连接,第二电极(207)接地;其特征在于处理装置(2) 中还包括一个一维移动架(210),一维移动架(210)与处理室(201)内壁连接,一维移 动架(210)的移动臂与第一电极(206)连接以实现带动第一电极(206)在垂直第一电极 (206)的极板的方向上做一维移动。
2.基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生物细胞破壁系统,它包括处理装置(2)和高压脉 冲发生装置(4),所述处理装置(2)包括处理室(201)、第一电极(206)和第二电极(207), 第一电极(206)和第二电极(207)均置于处理室(201)内,且第一电极(206)的极板 与第二电极(207)的极板相对、平行放置,所述第一电极(206)通过导体与高压脉冲发 生装置(4)的高压脉冲发生端相连接,第二电极(207)接地;处理装置(2)中还包括一 个第一搅拌器(204),第一搅拌器(204)的搅拌桨叶置于处理室(201)内并位于处理室 (201)底部;其特征在于处理装置(2)中还包括一个一维移动架(210),一维移动架(210) 与处理室(201)内壁连接,一维移动架(210)的移动臂与第一电极(206)连接以实现带 动第一电极(206)在垂直第一电极(206)的极板的方向上做一维移动。
3.基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生物有效成分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进料装 置(1)、处理装置(2)、充气装置(3)、高压脉冲发生装置(4)、过滤装置(5)和浓缩装 置(6),所述处理装置(2)包括处理室(201)、第一电极(206)、第二电极(207)和第 一搅拌器(204),所述进料装置(1)的出料口连通处理室(201)的进料口,充气装置(3) 的出气口连通处理室(201)的进气口,第一电极(206)和第二电极(207)均置于处理室 (201)内,且第一电极(206)的极板与第二电极(207)的极板相对、平行放置,所述第 一电极(206)通过导体与高压脉冲发生装置(4)的高压脉冲发生端相连接,第二电极(207) 接地,第一搅拌器(204)的搅拌桨叶置于处理室(201)内并位于处理室(201)底部,处 理室(201)的出料口连通过滤装置(5)的进料口,过滤装置(5)的出液口连接浓缩装置 (6)的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生物有效成分提取系统,其特 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三向阀门(211),三向阀门(211)的三个端口分别与处理室(201) 的出料口、过滤装置(5)的进料口以及进料装置(1)的循环进料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的生物有效成分提取系统,其特 征在于进料装置(1)包括第二搅拌器(101)、搅拌罐(102)、输料泵(103)、液体流量计 (104)和液体流量控制阀(105),搅拌罐(102)下部置有一个搅拌罐出料口(106),搅 拌罐(102)的上部置有一个搅拌罐循环进料口(107),进料装置(1)中还包括一个用于 对搅拌罐内的材料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处理装置(2)包括处理室(201)、取样口(203)、 第一搅拌器(204)、第一电极(206)、第二电极(207)、曝气膜(208)和一维移动架(210), 处理室(201)上部置有一个处理室出料口(202),处理室(201)下部置有一个处理室进 料口(205)和一个处理室进气口(209),处理室(201)包括处理室盖(2011)、处理室侧 壁(2012)、处理室底座(2013)、第二电极支架(2015)和连接件(2014);充气装置(3) 包括气瓶组(301)、气体混合器(302)、气体流量计(303)和气体流量控制阀(304);第 二搅拌器(101)的搅拌桨叶置于搅拌罐(102)内,搅拌罐出料口(106)连通输料泵(103) 的进料口,输料泵(103)的出料口依次经液体流量计(104)、液体流量控制阀(105)后 再与处理室进料口(205)相连通;第一搅拌器(204)与处理室(201)固定连接,且第一 搅拌器(204)的搅拌桨叶置于处理室(201)底部,处理室出料口(202)经取样口(203) 后与三向阀门(211)的一个端口连通,三向阀门(211)的另两个端口分别与搅拌罐循环 进料口(107)及过滤装置(5)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取样口(203)用于对处理后的混合 物材料进行取样,一维移动架(210)固定于处理室(201)内且其移动臂与第一电极(206) 相连接,第一电极(206)位于处理室(201)内的上部,第二电极(207)固定于处理室(201) 内的下部且第二电极(207)为丝网电极,第一电极206和第二电极207的极板相对放置且 均与地面平行,曝气膜(208)固定于处理室(201)内部且置于搅拌器(204)的搅拌桨叶 与第二电极(207)之间,第一电极(206)与高压脉冲发生装置(4)的高压脉冲输出端通 过导体相连,处理室盖(2011)与处理室侧壁(2012)相扣接,处理室侧壁(2012)、处理 室底座(2013)和第二电极支架(2015)通过连接件(2014)相连;气瓶组(301)依次经 气体混合器(302)、气体流量计(303)和气体流量控制阀(304)后,再通过处理室进气 口(209)与曝气膜(208)连通;第一电极(206)和第二电极(207)的材料均为316不 锈钢,处理室(201)的材料为安全无毒透明绝缘材料,第一电极(206)为针板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6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