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尖晶石结构钛酸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0688.2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兴;伍凌;李新海;郭华军;彭文杰;王志国;胡启阳;张云河;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46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尖晶石 结构 钛酸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尖晶石 结构钛酸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多采用各种碳材料,采用碳 材料存在以下缺点:碳材料的电位与金属锂的电位很接近,当电池过 充时,金属锂可能在碳电极表面析出而形成锂枝晶,从而导致短路; 首次充放电效率低;与电解液发生反应;存在明显的电压滞后。与碳 负极相比,合金类负极材料一般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但循环性能差。 相比而言,钛酸锂作为锂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具有在 充放电过程中晶格常数几乎不发生变化的特性,循环性能优异;具有 很平的充放电平台,理论比容量为175mAh/g,并集中在平台区域; 其嵌锂电位较高(1.55V vs Li/Li+),不易引起金属锂的析出,抗过充性 能好;不与电解液反应,热稳定性好。此外,钛酸锂的化学扩散系数 比碳电极材料大一个数量级,因此还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制备尖晶石型钛酸锂的方法有很多,如:
高温固相法:Ohzuku等人以TiO2和Li2CO3(或LiOH)为原料,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钛酸锂。该法工艺简单,但反应物通常需长时间混 合,产物颗粒较大且分布不均,能耗高,产品性能差。
溶胶凝胶法:能源杂志(Journal of Power Source s)158(2006) 1358-1364以Li2CO3和[Ti(OC4H9)4]为原料,草酸为配位剂,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钛酸锂,该材料以0.5mA/cm2的电流密度充放电,首次 放电比容量达171mAh/g,循环35次后衰减为150mAh/g。溶胶凝胶 法制备的产品化纯度高、均匀性好、热处理温度较低;但该法通常以 有机钛源为原料,生产成本高,不适合于工业生产。
水热离子交换法:电化学通讯(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7(2005)894和中国专利CN1333474C用水热离子交换法合成了纳米 管、线形状的钛酸锂,该材料在1C倍率下的比容量在120mAh/g左 右。该法以钛酸纳米管、线为前驱体,合成要求和成本较高,且产品 性能亦不理想,不适于工业化。
喷雾热解法:固体物理学与固体化学杂志(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70(2009)40以LiNO3和Ti[OCH(CH3)2]4为原料, 用喷雾热解法制备了钛酸锂,该材料在1C倍率下的容量低于 100mAh/g,且循环性能差。喷雾热解法制备的产品呈球型,粒度均匀, 振实密度大;但该法通常以有机钛源为原料,且设备成本高,产品电 化学性能较差。
复合低温熔融盐法:中国专利CN100450930C和电化学学报 (Electrochimica Acta)54(2008)322在原料中加入低温熔融盐,先 在高温下将混合物煅烧,然后用蒸馏水洗涤产物除去熔融盐,烘干得 纳米级尖晶石型钛酸锂。该法在合成过程中加入熔融盐杂质,这些杂 质在洗涤时难以除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尖晶石结构钛酸锂的制 备方法,该方法以廉价的无机钛源为原料,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 产品的电化学性能优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尖晶石结构钛酸锂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种尖晶石结构钛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钛盐配制成 含钛0.1-3mol/L的溶液,按草酸根与钛的摩尔比1.5∶1~4∶1往溶液 中加入含草酸根的配合物,在30~90℃和搅拌条件下反应,然后在 0.1~5℃冷冻结晶,静置,将析出的晶体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然 后在30~80℃烘干得钛酸锂前驱体--草酸氧钛酸;按锂与钛的摩尔比 3.8∶5~4.2∶5将锂源与上述钛酸锂前驱体混合,球磨得粒度为 0.02~1微米的无定形钛酸锂,然后将无定形钛酸锂在600~900℃下, 于空气气氛中煅烧,即得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
所述的钛盐为硫酸钛、硫酸氧钛、氯化氧钛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永磁体斥力扭力转盘式助力装置
- 下一篇:实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