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0762.0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骆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元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偏振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偏光元件的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照相机、液晶显示器等光学装置中。目前普遍使用的偏光元件为一种吸收性偏光元件,其是藉由吸收一种偏振态的光,而让另一偏振态的光通过所述偏光元件,来达到让通过的光线仅具有单一偏振态。
具体来说,所述偏光元件通常的由二向色性分子溶于或吸收于高分子物质中(例如聚乙烯醇)形成一薄膜,并将所述薄膜以同一个方向拉伸以配列二向色性分子。此时,二向色性分子就会沿拉伸方向有规则排列起来,形成一条条长链。在入射光波中,光波的振动方向平行于长链方向的光会被吸收,而垂直于长链方向的光则能透过所述薄膜,从而使得透过所述薄膜的透射光成为线偏振光。
然而,由于此种将二向色性分子结合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偏光元件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且应用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材料的偏光元件于50℃以上使用一段时间后,偏光率会随的减小,甚至失去偏光作用。而且此类偏光元件对湿度要求也较高,一旦工作环境恶劣,湿度大,偏光元件将失去偏光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制程简单且可靠度高的偏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实为现今的重要课题的一。
一种偏振元件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支撑板;涂布一光阻于所述支撑板上;提供一碳纳米管膜于所述光阻上,部份的所述碳纳米管膜浸润于所述光阻中;沉积金属粒子或半金属粒子于所述碳纳米管膜与所述光阻上;去除所述光阻;及黏接所述附着有所述金属粒子或所述半金属粒子的所述碳纳米管膜于一基底形成所述偏振元件。
一种偏光元件,其包括一基底、一碳纳米管膜以及金属粒子或半金属粒子。其中,所述碳纳米管膜的设置于所述基底,所述碳纳米管膜包括多根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端部沿一方向相互连接,且所述碳纳米管实质上排列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丝;所述金属粒子或所述半金属粒子黏着于所述碳纳米管膜的所述碳纳米管。
承上所述,因依偏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是利用碳纳米管膜的多个碳纳米管规则性排列,来达到偏光元件的偏光作用,且金属粒子或半金属粒子的附着,更进而强化偏光效果;由于使用碳纳米管膜来制作偏光元件,可利用简单的半导体制程以及沉积方法来制作所述偏光元件,相较于习知技术,达到制程简单更进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较佳实施例的偏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较佳实施例的偏光元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技术方案较佳实施例的偏光元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去除相邻碳纳米管丝之间所述碳纳米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偏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请参照图1所示,依据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偏光元件1包括一基底11、一碳纳米管膜12以及金属粒子13或半金属(semi-metal)粒子13’。所述碳纳米管膜12设置于所述基底11上,所述金属粒子13或所述半金属粒子13’附着于所述碳纳米管膜1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底11是构成一光学元件的基板,其可为一塑料板,或由一光固化胶例如紫外光固化胶制成。
所述碳纳米管膜12包括多根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的端部是沿一方向相互连接,且所述碳纳米管实质上排列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碳纳米管丝1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丝121实质上等间距排列。即,所述碳纳米管是连续地以端部接合形成一定长度的碳纳米管丝121,多个碳纳米管丝121再相互平行排列形成一定宽度的碳纳米管膜12。藉由规则性排列的所述碳纳米管排列设置于所述基底11上,当一光线入射时,所述碳纳米管膜12对于特定波长的光线会有不同的透射率,而达到偏光的效果。
金属粒子13或半金属粒子13’以沉积方式黏着于所述碳纳米管膜12的所述碳纳米管,依据所述粒子13、13’材料的选择以及沉积的厚度,对不同波长入射光的偏振度也会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粒子13可为金、银或铁,而所述半金属粒子13’则可为碘。
另,请参照图2至图3所示,依据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偏振元件2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支撑板20,S1;涂布一光阻21于所述支撑板20上,S2;提供一碳纳米管膜23于所述光阻21上,部份的所述碳纳米管膜23浸润于所述光阻21中,S3;沉积金属粒子24或半金属粒子24’于所述碳纳米管膜23与所述光阻21上,S4;去除所述光阻21,S5;及,黏接所述附着有所述金属粒子24或半金属粒子24’的所述碳纳米管膜23于一基底30形成所述偏振元件2,S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伞状集风式风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