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矩形导线绕制线圈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0890.5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余南霖;杨攀;陈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瑞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2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导线 线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矩形导线绕制线圈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电感线圈的绕制方法及其设备是:首先将电感线圈骨架固定到绕线机绕承上,再将漆包线或丝包线从线卷盘中人为引出,经过一段距离,穿过压线器,再经过一定距离固定到骨架上,检查无误后,给绕线机送电,电感线圈骨架转动,此时漆包线或丝包线被绕线机牵引,压线器产生预紧力,使漆包线或丝包线沿骨架径向紧密地均匀地缠绕在骨架上,缠绕达到规定的线圈匝数后,停止绕线机,并制作接线端头、做好绝缘,然后给缠绕成型的电感线圈表面涂上环氧树脂。如果是多层缠绕则每绕完一层后,涂上环氧树脂,待固化后再绕下一层,最后在最外圈涂上环氧树脂,以起到防水、防潮、绝缘的作用,待环氧树脂固化后线圈制作完成。其设备由卧式绕线机、压线器、线卷盘组成。绕线机绕轴上可固定不同规格的线圈绝缘骨架,骨架随绕轴转动;压线器由六个可自由转动的长筒形滚轮组成,滚轮分上下两层,每层三个,间隔排列,漆包线或丝包线由上下滚轮压紧,产生张力,漆包线或丝包线接触的滚轮数量不同产生的张力不同,可根据漆包线或丝包线线径决定;线卷盘由成卷漆包线或丝包线组成,漆包线或丝包线的规格由用户根据电感量和线圈匝数确定。
利用本方法制造线圈,由于绕线机一般为卧式绕线机,管形或椭圆形线圈骨架只能横起固定在绕轴上,因此,用矩形导线的截面窄边绕线圈时,必须在导线从压线器出来后,人为翻转矩形导线使其截面的窄边与线圈骨架外表面接触,并且在整个绕制过程中都人为保持着这种翻转状态。人工翻转矩形导线并保持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而且绕线难度大,绕线时间不能确定,又不能保证绕线的径向卷紧,轴向匝间紧密和分布均匀,因而绕制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矩形导线绕制质量的矩形导线绕制线圈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矩形导线绕制线圈的装置,包括顺序布置的线卷盘、压线器、卧式绕线机,在卧式绕线机上设置有线圈骨架,在压线器与卧式绕线机之间布置有可穿套矩形导线并可使矩形导线截面窄边处于水平状态的定位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左轴承与右轴承,左轴承外周面与右轴承外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与矩形导线截面的窄边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的是,在固定架上设置有上轴承与下轴承,上轴承外周面与下轴承外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矩形导线截面的宽边尺寸相适配。
进一步的是,在定位装置与卧式绕线机之间布置有至少一组夹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线器由多组滚轮间隔布置形成,每组滚轮具有两个并上下布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压线器与卧式绕线机之间布置的定位装置,使得矩形导线穿过该定位装置时,矩形导线的截面宽边处于竖立状态,而其截面的窄边则处于水平状态,使得窄边正好与卧式绕线机的轴线平行,则绕制时,即可使矩形导线的截面窄边绕制在线圈骨架上,而由于绕制过程中矩形导线始终从定位装置穿过,因此,能使矩形导线的截面窄边一直处于水平状态。其结构简单、成本很低,翻转很方便,只需将矩形导线穿过定位装置即可,不仅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减少操作者人数,降低绕线难度,也可使绕线时间缩短,并能保证绕制完成后线圈轴向排列紧密整齐,径向卷得紧,保证了绕线质量,绕制结束后,经实际测量阻值完全满足技术要求;投入现场使用后证实,线圈长期使用不发热,使用寿命长,完全满足了生产工艺需要,尤其适合在需要将导线的截面窄边绕制到线圈骨架上的绕线装置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绕制出的线圈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线卷盘1、压线器2、卧式绕线机3、线圈骨架4、左轴承5、右轴承6、上轴承7、下轴承8、夹板9、矩形导线10、固定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瑞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瑞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0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币流通的信息化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机POS支付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