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1296.8 | 申请日: | 200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五连;陈晓晖;丁以钿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华能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35 | 分类号: | B01J23/835;C07D303/42;C07D301/12;B01J23/745;B01J2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3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酯类环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二氧化钛纳米管为载体,载有选自Fe、Sn、Al或Zr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氧化物,Fe、Sn、Al或Zr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总和与Ti元素的摩尔比为0.05~0.30;所述的氧化物按照Fe∶Sn∶Al∶Zr元素的摩尔比为:0~0.35∶0~0.45∶1∶0~0.2;所述的酯类为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管为外径100~150纳米,壁厚10~25纳米的圆柱形管。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按照所述配比,将Fe、Sn、Al或Zr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硝酸盐或氯化物溶解在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制成金属盐溶液,该溶液中金属盐的总质量百分数为5%~40%;将二氧化钛纳米管载体浸渍在该金属盐溶液中,在密闭容器中浸渍,温度为50~150℃,浸渍时间0.5~72小时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固体干燥后,在空气中以350~550℃温度下焙烧3~48小时,得到所述的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选自乙醇、异丙醇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为:70-90∶10-3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液分离方法为过滤分离或离心分离。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用于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中做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是指以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无机过氧化物为氧化剂的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反应中:反应温度40~110℃,过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浓度5~20%,催化剂质量百分数为0.5~5%,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质量百分浓度不低于10%,反应时间1.5~5小时可反应完全;碳碳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为碳8到碳20的碳烯酸甲酯。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于二氧化钛上的酯类环氧化用的催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在反应后离心回收,在空气中350~550℃焙烧3~48小时再生重复使用;所述碳8到碳20的碳烯酸甲酯为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或亚麻酸甲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华能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源华能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2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