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膛安全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1470.9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牛生;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11/00 | 分类号: | F23M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706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膛 安全 监控 方法 | ||
1.一种炉膛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机组正常启动,满足吹扫启动条件后启动炉膛吹扫,同时进行点火燃气管道吹扫;
b.点火燃气系统在点火前对管道、阀门整体进行严密性测试,达到测试要求则进入下一步;
c.管道吹扫完毕,点火燃气系统判断点火用燃气爆发测试是否合格,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不是则系统锁定,停止响应下一步;
d.系统点燃锅炉底火完成,允许投运其他燃气;
e.系统进入运行安全管理,根据火咀处设置的压力监测点及总管处设置的压力开关对锅炉整体进行压力连锁保护;
f.系统时刻监测锅炉各部件是否发生故障或发生事故,若是则进行主燃料跳闸控制;
g.系统停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炉膛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吹扫启动条件为送风门开度大于等于30%、所有火咀二次风门开度大于等于30%、气泡水位正常、燃气管路阀门处于全关位、所有火检设备显示无火、送风机运行、至少一台引风机处于运行状态、火检设备冷却风压正常、没有主燃料跳闸条件、热工总电源正常、燃气末端放散阀处于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炉膛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c1.管道吹扫完毕;
c2.炉膛及尾部烟道中可燃气体成分浓度均在50PPm以下;
c3.先点火后注入燃气;
c4.判断20秒内火检设备是否检测到有火,若是则进入d步骤,若不是则进入c5步骤;
c5.系统保护动作,关闭燃气阀门并进行燃气管道吹扫,在故障原因明确前,系统锁定不允许二次点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炉膛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允许投运其他燃气的具体步骤为:
d1.系统点燃锅炉底火完成,操作人员可以投入燃料,锅炉燃料共有六层,包括转煤、上焦、上高、中焦、下高、下焦;
d2.下高煤的投入,当一个角的下焦调节,快关阀处于开位时,下层有火,点火允许,炉温达300℃以上,这个角的下高煤允许投入;
d3.中焦煤的投入,当一个角的下高快关阀,调节门处于开位时,下高有火,点火允许,炉温达300℃以上,这个角的中焦煤允许投入;
d4.上高煤的投入,当一个角的中焦煤快关阀,调节门处于开位时,中焦煤有火,点火允许,炉温达300℃以上,这个角的上高煤允许投入;
d5.上焦煤的投入,当一个角的上高煤快关阀,调节门处于开位时,上高煤有火,点火允许,炉温达300℃以上,这个角的上焦煤允许投入;
d6.转煤的投入,当一个角的上焦煤快关阀,调节门处于开位时,上焦有火,点火允许,炉温达800℃以上,这个角的转煤允许投入;
d7.在锅炉点火后,炉温达800℃以上,所有燃料可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炉膛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所述故障或事故包括全炉膛熄火和/或角火焰丧失和/或送风机停止和/或引风机停止和/或炉膛压力过高和/或炉膛压力过低和/或煤气压力过低和/或燃料中断和/或汽包水位高和/或汽包水位低和/或主汽压力高和/或厂供电停止和/或手动操作停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炉膛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所述主燃料跳闸控制包括关闭所有燃气火咀快关阀和总管快关阀、关闭所有过热器减温水关断阀、将水调节切换为手动、关闭汽轮机主汽门、打开向空排汽门、打开燃气管道自动充氮阀门、打开燃气炉前放散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一种炉膛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还包括以下步骤:
g1.系统接收到停炉指令后,根据设定程序关断火咀及主管切断阀,开启高炉、焦炉、转炉煤气主管氮气吹扫电磁阀,向煤气管内充入0.5MPa的氮气,同时打开煤气管道末端的放散阀,在氮气的驱赶下,管内的残余煤气被通过煤气放散管排到大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4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