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压电解电容器阳极用铝箔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1744.4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源;许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45 | 分类号: | H01G9/045;H01G9/048;C22C21/00;C22F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丰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电容器 阳极 铝箔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箔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铸轧方法生产中压电解电容器阳极用铝箔材料,更具体的讲,包括铝板、带、箔熔炼铸造,压力加工及热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工业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单相电动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大电容量中压电解电容器做为单相电动机启动电容的需求随之增加。以中低档高纯铝制造中压电解电容器阳极用铝箔材料,物美价廉,适用,而使用化学腐蚀方法生产中压阳极箔,还可节省大量电能。到目前为止,公开的文献和专利中所揭示的电解电容器铝箔阳极箔是采用热轧法生产。例如2008年4月16日公开的专利申请200710142166.7《电解电容器电极用铝箔》中所描述的,先进行铝合金溶制制成铸锭,然后用加热炉进行均质化处理和均热化处理,然后进行热轧,另外在冷轧时进行中间退火,最后箔轧成型。在采用类似的热轧工艺时,由于铸锭在铸型中冷却凝固时间长,铸锭中存在较多的粗大枝晶,以及成分偏析,这不但使在热轧之前对铸锭进行均质化处理成为一个必然工序,增加了能耗,而且使组分调制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在研究上述现有热轧工艺所存在的不足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获得的,即用铸轧方法制造中压电解电容器阳极用铝箔,可以减少工序,节约大量能源,也使下游电极箔生产厂的电耗减少10%以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产品在化学组成中,Al含量大于等于99.93%,含有Cu:20-100ppm、Fe:100-350ppm、Ni:10-40ppm、Si:120-350ppm、Zn:1-10ppm、Ga:1-40ppm、Mg:0.5-40ppm、Pb:0.5-1.7ppm和B、Ti、Zr、V的含量均被限制在1.5ppm以下,剩余成分为不可避免的杂质;进一步的优选是,在化学组成中,其中,Al含量在99.93%或更多,Cu:25-60ppm、Fe:130-170ppm、Ni:15-30ppm、Si:150-200ppm、Zn:2-8ppm、Ga:1-20ppm、Mg:0.5-20ppm、Pb:0.8-1.4ppm和B、Ti、Zr、V的含量均被限制在1.5ppm以下,剩余成分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铝合金熔融液准备:将铝锭加热熔化至730-750℃,添加合金元素精练,除渣除气,检测和控制铝水的各组成成分在上述范围内,并控制铝水中含气量在0.12毫升/100克铝水以下;
2)将准备的铝合金熔融液进行过滤;
3)将经过过滤的铝合金熔融液直接输入到铸轧机中,并铸轧成在8-9.5毫米之间的一个厚度的板卷,并冷却到常温;
4)将铸轧板卷冷轧至3-5毫米之间的一个厚度;
5)在550-590℃之间进行中间退火,保温20-24小时,然后出炉冷却;
6)继续冷轧至一个预定厚度,该厚度为进一步成品箔轧预留20-30%的压下率;
7)在245-310℃之间进行中间退火,保温18-22小时;
8)箔轧到预定的产品厚度;
9)除油,然后在惰性气氛下最终退火。
在上述步骤9)的最终退火包括下列三级保温:
1)一级:退火温度240-260℃,保温5-8小时;
2)二级:退火温度320-350℃,保温7-10小时;
3)三级:退火温度550-580℃,保温18-22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在铝中加入各种相关元素并采用铸轧方法,可直接提供成分均匀和组织结构均匀的冷轧板材,节约了常规热轧方法之前必须的成分均匀化和均热化处理,从而使生产工序缩短,能耗降低,而且提高了成材率,所制得的铝箔不仅能够满足中压电解电容器阳极的性能要求,还能为后续腐蚀加工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铸轧方法的工序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试样铝箔的厚度为0.12mm,宽度为10mm
Al纯度为99.95%,Cu:57ppm、Fe:150ppm、Ni:10ppm、Si:180ppm、Zn:ppm、Ga:3ppm、Mg:4ppm、Pb:1.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收集装置
- 下一篇:钢丝绳芯输送带橡胶渗透性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