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多波束声学设备安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1786.8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社来;颜芳;秦启虎;彭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6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波束 声学 设备 安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声学设备安装工艺,具体涉及船舶多波束声学 设备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多波束声学设备往往安装在各种海洋调查船上,其换能器由 发射阵和接收阵的多个多波束模块组成,换能器安装在多波束支 架内,再水平固定在船体导流罩内,换能器的下表面水平度要求 非常高,要求水平误差≤2mm。常规的安装工艺是在船台上将导流 罩焊接在船底部后,再加工导流罩下平面,钻孔攻丝后安装多波 束支架及模块。但由于此时导流罩是位于船体基线以下,导流罩 外形尺度较大、结构相对单薄,而多波束声学设备对导流罩的定 位精度要求相当高,因此对于配钻攻丝,码板定位,船台安装的 定位基准、焊接要求较高,大量的螺栓孔需配钻攻丝,且是仰视 施工,这样按传统的安装方法施工将面临很多困难,且耗时长, 延误了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新的船舶多波束声学设 备安装工艺,能解决传统的安装方法面临的安装困难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船舶多波束声学设备 安装工艺,船舶多波束声学设备包括多波束支架、多波束模块、封 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导流罩分为三部分,即导流罩发射阵、导流罩接 受阵一、导流罩接受阵二,运至加工场地,对其安装面与下表面 进行铣削加工,使加工面的粗糙度Ra≤12.5,安装面的平面度误 差≤1mm;
第二步,在内场将导流罩发射阵、导流罩接受阵一、导流罩 接受阵二组装成导流罩并调平,再将多波束支架及封板临时定位 在导流罩上,调平后在导流罩上配钻攻丝,完毕后将多波束支架 及封板从导流罩卸下;同时制作导流罩发射阵的定位码板;
第三步,用滚轮导轨将导流罩推入船体下方,将导流罩用葫 芦吊起调平,使其安装面的水平度误差≤1mm,将导流罩发射阵用 定位码板固定,定位码板上用定位销做记号,并用焊接码板控制 安装面的焊接变形,采用对称间断焊接方式将导流罩焊接到船体 上,用激光随时监控焊接变形对导流罩水平度的影响,并随时调 整焊接方式;
第四步,用滚轮导轨将多波束支架推至导流罩下方,用液压 小车将多波束支架顶起至导流罩内,调整多波束支架,并用激光 监测,使其满足水平方向水平度误差≤1mm要求,然后用螺栓锁紧 固定;
第五步,将多波束模块运至导流罩下,用液压小车将所有多 波束模块依次顶至多波束支架内,并用螺栓锁紧固定,检查多波 束模块下表面的平面度;
第六步,安装封板,并用螺钉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有效的解决 了多波束设备安装过程中施工的难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弥补了原有声学设备安装中的不足和局限性,为多波束设备的安 装开辟了新的安装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流罩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位码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焊接码板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流罩运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波束支架运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波束支架顶升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波束换能器模块顶升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