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1795.7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邹昊;金焱;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71/56;B01D6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1022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污染 复合 反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包括无纺布层、聚砜支撑层和双层聚酰胺表层,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层聚酰胺表层上有用纳米无机抗菌颗粒改性的多元胺溶液与多元酰氯反应制成的含有纳米无机抗菌颗粒的第二层聚酰胺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砜支撑层选自聚砜多孔支撑层、聚醚砜多孔支撑层、聚丙烯多孔支撑层、聚乙烯多孔支撑层和聚偏四氟乙烯多孔支撑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聚砜支撑层与含有至少两个反应性氨基的化合物的A溶液接触,用橡胶辊除去多余的溶液,在聚砜支撑层表面上形成A溶液层;然后将此聚砜支撑层与含有至少两个反应性酰氯基多官能性酰氯化合物的B溶液接触,形成第一层聚酰胺表层;有机溶剂挥发后再与含有至少两个反应性氨基的化合物和纳米无机抗菌颗粒的C溶液接触,形成第二层聚酰胺表层,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溶液、C溶液中所含至少有两个反应性氨基的化合物为芳香族、脂肪族、脂环族多官能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多官能胺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苯二胺、1,3,5-三氨基苯、1,2,4-三氨基苯、3,5-二氨基安息香酸、2,4-二氨基甲苯、2,4-二氨基苯甲醚、阿米酚、苯二甲基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脂肪族多官能胺为乙二胺、丙二胺、三(2-氨乙基)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脂环族多官能胺为1,3-二氨基环己烷、1,2二氨基环己烷、1,4-二氨基环己烷、哌嗪、烷基取代哌嗪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溶液中所含至少有两个反应性酰氯基多官能性酰氯化合物为芳香族、脂肪族、脂环族的多官能性酰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为均苯三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联苯二甲酰氯、苯二磺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为丁三酰氯、丁二酰氯、戊三酰氯、戊二酰氯、己三酰氯、己二酰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为环丙烷三酰氯、环丁烷二酰氯、环丁烷四酰氯、环戊烷二酰氯、环戊烷三酰氯、环戊烷四酰氯、环己烷二酰氯、环己烷三酰氯、环己烷四酰氯、四氢呋喃二酰氯、四氢呋喃四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无机抗菌颗粒选自银离子类抗菌剂、铜离子负载抗菌剂、锌离子负载抗菌剂、纳米银颗粒、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菌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砜支撑层上形成的第一层聚酰胺表层与C溶液接触前,其表面的溶剂挥发至干。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砜支撑层与A溶液接触时间为5s~300s,附有A溶液层的聚砜支撑层与B溶液接触时间为5s~300s,第一层聚酰胺表层与C溶液接触时间为5s~300s。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耐微生物污染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溶液、B溶液、C溶液中各含有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0%的甲醇、乙醇、异丙醇、苯酚、联苯二酚、DMSO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A溶液、C溶液中各含有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1%~5%的表面活性剂、1%~3%的三乙胺和1%~6%的樟脑磺酸;C溶液中纳米无机抗菌颗粒的浓度为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7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辊转向式输送机
- 下一篇:通过脉冲电压检测湿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