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1909.8 | 申请日: | 200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2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5/04 | 分类号: | E04H5/04;H02B5/0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新鲜 氧化铝 仓库 底部 空间 配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室,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解铝厂,烟气净化需要配置专门的配电室,为其单独供电。目前为烟气净化供电配电室是设在电解厂房通廊外侧。这种配电方案离烟气净化设备距离过大,所用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都较多,线路损耗也过大。还有一种配电方案是在两个电解厂房之间专门建一个为烟气净化供电的配电室,但这种方案对空间的要求比较苛刻,所以在很多小产能的电解厂中无法实施。上述两种方案都必须单独建造配电室,工程投入都不小。
在电解铝厂都建有新鲜氧化铝仓库,为了方便供料,这些氧化铝仓库一般都建的离烟气净化也较近,而且要建的较高才方便供料,所以在氧化铝仓库底部都有一块较大的空间,目前这些空间一般都是做备品备件仓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可以使氧化铝仓库底部的空间得到更有效益的利用,既可以免去单独建造配电室的基建投资,节省空间,也大大地缩短了配电室到烟气净化设备的距离,减少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用量,降低线路损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配电室建在电解铝厂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的空间;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建筑柱体内的钢筋框架作为防雷接地下引线,利用建筑基础内的柱基钢筋网作为综合接地体,综合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若大于10欧姆,则采用增加接地极的方式降低接地电阻;配电室内的所有预埋件均与综合接地体可靠连接。
上述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中,在所述建筑基础内的柱基钢筋网上焊接钢筋作为外引线,外引线的端头露出地面500mm;在各柱体外侧距柱顶300mm和距室外地坪500mm处均须预留钢埋件,钢埋件须与柱内主钢筋外引线焊接,作为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柱基钢筋作为接地极,具体做法应满足国标图集99D562-P2-38~41的要求。
前述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中,所述接地极和钢埋件的施工方法按<99(03)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标准施工。
前述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中,所述配电室内的所有预埋件包括变压器、电力通讯设备、低压配电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预埋件。
前述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中,所述配电室按二级防火等级、平均荷重按400kg/m2装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使氧化铝仓库底部的空间得到更有效益的利用,既可以免去单独建造配电室的基建投资,节省空间,也大大地缩短了配电室到烟气净化设备的距离,减少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用量,降低线路损耗。例如一个产能50万吨的电解厂,六套烟气净化系统可节省电缆近5公里左右,折合人民币约35万元左右。节省建造配电室的土建费用约95万元。本发明对减少建造投入成本和,节能降耗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空间做配电室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配电室建在电解铝厂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的空间;配电室按二级防火等级、平均荷重按400kg/m2装修。利用新鲜氧化铝仓库底部建筑柱体内的钢筋框架作为防雷接地下引线,利用建筑基础内的柱基钢筋网作为综合接地体,综合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若大于10欧姆,则采用增加接地极的方式降低接地电阻;配电室内的所有预埋件,包括变压器、电力通讯设备、低压配电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预埋件均与综合接地体可靠连接。在所述建筑基础内的柱基钢筋网上焊接钢筋作为外引线,外引线的端头露出地面500mm;在各柱体外侧距柱顶300mm和距室外地坪500mm处均须预留钢埋件,钢埋件须与柱内主钢筋外引线焊接,作为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柱基钢筋作为接地极,具体做法应满足国标图集99D562-P2-38~41的要求。
所述接地极和钢埋件的施工方法按<99(03)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标准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1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