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频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2008.0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4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渊;林坚棠;杨铭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00 | 分类号: | H01Q5/00;H01Q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频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平面结构的双频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微型化及多频多模化的趋势,具有通讯接收功能的电子装置趋向使用小型双频天线。一般手持式系统天线均为PIFA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而PIFA天线需要很大的净空区域(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如此一来无法满足系统的空间小型化的需求。传统的折叠式天线(Folded Antenna)具有较小的净空区域,但是无法同时实现双频段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双频段同时又占用较小空间的天线。
本发明所提供了一种双频天线,包括天线本体及承载天线本体的基板,其中天线本体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及接地部,所述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及接地部在馈入点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频天线在优选实施方式下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频天线在优选实施方式下的电气特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天线本体 1
平面基板 2
第一辐射部 11
第二辐射部 12
接地部 13
第一臂 111
第一连接部 112
第二连接部 113
第二臂 121
第三臂 12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的双频天线在优选实施方式下的系统架构图。该双频天线包括天线本体1及平铺在天线本体1下表面的平面基板2。平面基板2由绝缘材料制成。天线本体1包括均呈窄带状的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及接地部13。所述接地部13为导体,所述第一辐射部11和第二辐射部12分别从接地部13的上边缘向上延伸并弯折。
第一辐射部11可为一传统PIFA天线,第二辐射部12可为一传统单极折叠天线,它们通过馈入点A进行连接,从接地部13的同一边缘延伸出。图1中所示意的第一辐射部11、第二辐射部12,及接地部13的相对位置及尺寸大小仅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图中显示,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在本发明基础上进行改进。
第一辐射部11呈倒F型,包括一第一臂111,一垂直第一臂111并与馈入点A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2,及垂直第一臂111右端点并与接地部13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13,连接点为B。第二连接部113与第一连接部112等长并平行设置。
第二辐射部12呈倒L型,包括一与第一臂111平行的第二臂121,一向下垂直连接第二臂121的右侧端点的第三臂122。第二臂121的右侧端点与第一辐射部11的第一连接部112与在馈入点A处连接。
接地部13左侧区域上边缘沿第二臂121及第三臂122形状设置,并与第二臂121及第三臂122之间具有一窄带空隙。接地部13右侧区域上边缘连接馈入点A及连接点B,并平行于第一臂11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臂111长度为34.5mm,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长度均为4.5mm,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间隔为8mm,第二臂长度为41.5mm,第三臂长度为18.5mm。
图2为本发明的双频天线在优选实施方式下的电气特性图。图中表示了本发明双频天线在不同的工作频带下的回波损耗(return loss)。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本发明双频天线工作频带为0.9GHz及1.8GHz时,对应的回波损耗值为13dB及16dB,远低于其他频带下的回波损耗值,因此,本发明双频天线实现了双频段工作的同时又占用较小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腔砂气锚
- 下一篇:自主的流体混合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