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慢成型压铸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2016.5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广航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压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铸工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慢成型压铸方法。
背景技术
。大中在于现有的压铸工艺一般采用三级压射:1.低速低压阶段,使压射冲头慢速向前移动;2.快压射阶段,实现零件的快速充型;3.高压增压阶段,对零件进行压实,使零件内部组织致密。现有的压铸工艺在加工壁厚零件过程中容易出现下列问题:a、快速充型易使零件在充填时产生了喷溅和乱流,从而使零件内部产生了无法避免的气孔缺陷,特别是当铸件的壁厚超过5毫米时,气孔和缩孔会更加严重,铸件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现有的压铸工艺在加工过程中零件易出现飞边,铝液对模具的损伤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零件飞边,降低铝液对模具的冲刷,延长模具寿命,改善零件内部组织和减少内部缺陷的慢成型压铸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慢成型压铸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模具进行预热,使模具的温度达到为150-200℃;
b、对压铸机进行调节,将通用压铸机的快压射有无选择开关设置为无,将慢压射流量设置为30%;调整使冲头速度为0.12~0.2米/秒,增压选择开关设置在开,将油缸压力设置在30Mpa;
c、将模具安装在调整好的压铸机内,对模具进行预热至150-200℃,喷少量脱模剂,压铸操作过程与现有压铸过程相同。
上述的慢成型压铸方法是,浇口的截面宽度大于11mm
前述的慢成型压铸方法是,所要加工零件的壁厚大于2.5mm。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通过采用慢成型压铸法代替现有压铸工艺,由于减慢了压铸时的流量和流速,这样在压铸时不仅可以减少零件飞边,降低铝液对模具的冲刷,延长模具寿命,改善零件内部组织和减少内部缺陷,对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这种工艺方法不需要增加任何额外的设备投资,无风险。现有压铸工艺内浇口的厚度一般小于2毫米,内浇口的厚度过薄,用快速压射在充填型腔时会产生喷射,造成激烈的紊流填充,包裹大量的气体,使铸件内产生大量气孔,并且浇口将先于压铸件凝固,增压压力无法向铸件传递,阻断了凝固补缩通道,会造成铸件补缩不足。当加工零件的壁厚大于3mm时,缩孔及气孔会更加严重;同时为了验证本发明的优越性,申请人做了多次试验,先挑选出“自动变速箱上、下阀体”和“凸轮轴盖”两组试验进行说明
自动变速箱上、下阀体零件的结构非常复杂,并且壁厚在最厚处达10毫米,油道又有密封要求。用传统的压铸工艺将油缸压力设置为30Mpa,使用快压射快速充型,充型速度为1.8米/秒,浇铸温度设置为650℃,然后将压出的工件打断,断口组织见图1;随后在油缸压力和浇铸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快压射关闭,设置成慢速充型,冲头速度为0.12米/秒,将压出的工件沿同一个位置打断,断口组织见图2。从图片上能明显看出慢成型工艺压出的零件组织均匀,无明显缺陷;而传统压铸工艺压出的零件气孔和缩孔很明显。
凸轮轴盖:它的特点是壁厚较厚,并且要和缸体进行组合加工,因此要求零件的合格率必须在95%以上;为保证零件的合格率需进行X光探伤。用传统工艺压制的零件经X光探伤,合格率只有40%,而用慢成型工艺压制的零件经X光探伤,合格率可以达到96%。
说明书附图
图1现有压铸工艺压铸后断口的金相组织图;
图2用本发明压铸后断口的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先对模具进行预热,使模具的温度达到为150-200℃;在预热的同时对压铸机进行调节,将通用压铸机的快压射有无选择开关设置为无,将慢压射流量设置为30%(老式压铸机可通过节流阀进行调整压射的速度);调整使冲头速度为0.12~0.2米/秒,增压选择开关设置在开,将油缸压力设置在30Mpa;调整好压铸机后,开启压铸机,喷脱模剂,合模,浇注铝液,压射,冷却,开型,顶出,循环工作即可完成;实用压铸模的内浇口要有足够的截面面积,一般浇口的截面宽度大于11mm,(以自动变速箱上、下阀体为例,自动变速箱上、下阀体内浇口的宽度要大于350毫米,厚度要大于4毫米;凸轮轴盖系列内浇口的宽度要大于11毫米,厚度要大于2.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广航铸造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广航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