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比重钨基鱼坠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2154.3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0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阳顺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乐泰金属粉末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5/00 | 分类号: | A01K95/00;C22C27/04;C22C1/05;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毛华学 |
地址: | 41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重 钨基鱼坠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钨基鱼坠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以钨为基体材料,通过加入少 量Fe Ni等元素组成的钨合金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渔坠行业,形成铅 的替代品。然而在制取钨合金渔坠的时候,一般要经过注塑成型,脱 腊,烧结,抛光等多道工序。但随市场的竞争,如今对钨合金渔坠, 外观和尺寸要求越来越高,而针对像渔坠有槽、有孔的制品在脱除成 型剂过程中,由于成型剂含量较多,容易产生变形、堵孔、开裂等缺 陷,烧结过程中,产品收缩较多,而很难控制尺寸及外观。这样造成 产品合格率低,成本高。并且脱蜡、烧结过程所排出的气体对环境造 成了一定的污染。不适于目前“低碳经济”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钨基鱼坠。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制作钨基鱼坠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它是由W、Ni和Fe三 种金属粉末混合物与聚酰胺在高温条件下混合而成,其中,W、Ni 和Fe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与聚酰胺的比例为95~98%∶5~2%。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它是将上述混合料在高 速混炼机中混炼,再经过破碎制粒,最后通过注塑成型机在250~500 ℃温度下注塑成成品鱼坠。
本发明直接注塑成型即为成品,不需要常规高比重鱼坠的后续的 脱出成型剂、烧结等步骤,产品具有极高的韧性、强度、耐冲击性, 而且其它各项物理机械性能也完全符合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由W、Ni和Fe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与聚酰胺在高温条 件下混合而成,其中,W、Ni和Fe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与聚酰胺的 比例为95~98%∶5~2%。其中,W、Ni和Fe三种金属粉末的成分和 配比为:
W 75~99%
Ni 0.7~17.5%
Fe或Cu余量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是将按上述比例混合而成的金属粉末与聚酰 胺混合料在高速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温度为300~500℃,再经过破碎 制粒,最后通过注塑成型机在250~500℃温度下注塑成成品鱼坠。
下面提供六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原料粉末为
还原钨(3.20um) 99%
电解Ni粉(2.60um) 0.7%
还原铁粉(3.80um) 0.3%
进“V”型混合机混合24小时干混(机内需要加入100kg球磨 棒)混合料过150目。
放入高温混合机里,按98%混合料+2%PA搅拌,边升温到450 度,让PA溶化后与混合料混合均匀。然后冷却卸料。通过强力破碎 机破碎后,进注塑机成型制成产品。
实施例2:
原料粉末为
还原钨(3.20um) 90%
电解Ni粉(2.60um) 7%
还原铁粉(3.80um) 3%
进“V”型混合机混合24小时干混(机内需要加入100kg球磨 棒)混合料过150目。
放入高温混合机里,按97%混合料+3%PA搅拌,边升温到420 度,让PA溶化后与混合料混合均匀。然后冷却卸料。通过强力破碎 机破碎后,进注塑机成型制成产品。
实施例3:
原料粉末为
还原钨(3.20um) 75%
电解Ni粉(2.60um) 17.5%
还原铁粉(3.80um) 7.5%
进“V”型混合机混合24小时干混(机内需要加入100kg球磨 棒)混合料过150目。
放入高温混合机里,按98%混合料+2%PA搅拌,边升温到420 度,让PA溶化后与混合料混合均匀。然后冷却卸料。通过强力破碎 机破碎后,进注塑机成型制成产品。
实施例4:
原料粉末为
还原钨(3.20um) 75%
电解Ni粉(2.60um) 17.5%
还原铁粉(3.80um) 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乐泰金属粉末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乐泰金属粉末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