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2278.1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军;魏先顺;B·S·韦克申;V·S·克拉皮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金属粉末 固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粉末固结成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成型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难成型金属粉末(例如高速工具钢球形粉末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主要包括增压机构、液体压力分配系统、粉末挤压机构和样品取出机构。难成型金属粉末固结成型的致密度与液体压力分配系统的最大液体静压力有关,最大液体静压力越高难成型金属粉末固结成型的致密度就越高,反之难成型金属粉末固结成型的致密度就越低。现有的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装置存在最大液体静压力低,导致难成型金属粉末固结成型的致密度低、机械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装置存在最大液体静压力低导致难成型金属粉末固结成型的致密度低、机械性能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包括高压容器、粉末包套、补偿柱体、厚壁管和上压头,所述固结成型装置还包括杯状增压套筒组,所述杯状增压套筒组由至少两个形状相同且外形尺寸按比例依次减小的杯状增压套筒构成,除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以外的每个杯状增压套筒底端面上均开有第一环行凹槽,且每个第一环行凹槽与上一个杯状增压套筒相连通,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底端面上开有第一溢流孔,所述至少两个杯状增压套筒由大到小依次相对插装在一起,且每个杯状增压套筒位于上一个杯状增压套筒内,相邻的两个杯状增压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底端朝上设置,所述相邻的两个杯状增压套筒的间隙内充有液压油,杯状增压套筒组中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设置在高压容器内,所述高压容器的底端面开有第二环形凹槽,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开口端插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外环面与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内环面与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粉末包套设置在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内腔中,所述补偿柱体设置在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底端面上且二者固装为一体,所述补偿柱体插装在次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上一个杯状增压套筒的底端面中部设有的阶梯孔上,所述阶梯孔的上端通过厚壁管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上压头密闭设置在高压容器的上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设有的杯状增压套筒组实现了在常温状态下高压容器内增加液体静压,增压套筒由大到小依次相对插装在一起,套筒内外受液体静压力作用截面积不同,液体静压在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内达到最大,在高液体静压和上压头挤压的共同作用下,可实现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并且大大提高了成型的金属粉末的致密度,机械性能好;由于本发明的的杯状增压套筒组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难成型金属粉末的材料和类型选择相应数量的杯状增压套筒组,从而完成任意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固结成型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包括高压容器1、粉末包套8、补偿柱体12、厚壁管13和上压头15,所述固结成型装置还包括杯状增压套筒组2,所述杯状增压套筒组2由至少两个形状相同且外形尺寸按比例依次减小的杯状增压套筒构成,除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以外的每个杯状增压套筒底端面上均开有第一环行凹槽,且每个第一环行凹槽与上一个杯状增压套筒相连通,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底端面上开有第一溢流孔18,所述至少两个杯状增压套筒由大到小依次相对插装在一起,且每个杯状增压套筒位于上一个杯状增压套筒内,相邻的两个杯状增压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底端朝上设置,所述相邻的两个杯状增压套筒的间隙内充有液压油,杯状增压套筒组2中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设置在高压容器1内,所述高压容器1的底端面开有第二环形凹槽1-1,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开口端插装在第二环形凹槽1-1内,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1的外环面与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6,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1的内环面与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7,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1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粉末包套8设置在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内腔中,所述补偿柱体12设置在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底端面上且二者固装为一体,所述补偿柱体12插装在次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上一个杯状增压套筒的底端面中部设有的阶梯孔上,所述阶梯孔的上端通过厚壁管13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上压头15密闭设置在高压容器1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型机动路面清扫车
- 下一篇:一种利用显微镜测量自撑膜的弹性变形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