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光透镜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2373.1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9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昱树;韦安琪;曹治中;林姗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8 | 分类号: | G02B3/08;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光透镜,尤其是一种可应用于太阳能聚光装置的聚光透镜。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多数的太阳能集光装置都采用菲涅尔透镜作为聚光透镜,以将太阳光会聚至太阳能电池晶片。但由于菲涅尔透镜的各环球形锯齿对于太阳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将导致到达太阳能电池上的太阳光照并不均匀,不利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充分利用。
参见图1,本处发明人於2009年8月19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910305795.6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成像聚光透镜,该种透镜可明显改善太阳能电池板上太阳光照不均匀的情形。图2所示为上述发明专利申请所揭露之非成像聚光透镜的光照强度分布模拟曲线图,当半径为300毫米(mm)的该种非成像聚光透镜聚光于9mm*9mm的太阳能电池板上、聚光透镜与太阳能电池板间的距离为300mm时,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光照分布非常均匀。然而,发明人发现:当太阳能电池板缩小为4mm*4mm、而非成像聚光透镜大小及其与太阳能电池板间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中央位置产生较强的光能量分布,如图3所示。经分析发现,此乃太阳光经过非成像聚光透镜时小部分光线反射而形成的散射光所致,且此种情况在小尺寸的该种非成像聚光透镜上尤其明显。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太阳能电池板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仍能使太阳光线强度分布具有较佳均匀度的聚光透镜。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说明一种在太阳能电池板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仍能使太阳光线强度分布具有较佳均匀度的聚光透镜。
一种聚光透镜,其包括一个平板状透光体,一第一菲涅尔透镜结构以及一第二菲涅尔透镜结构,该平板状透光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第一菲涅尔透镜结构包括设置在平板状透光体第一表面上的多个以同心圆分布的第一球面锯齿;该第二菲涅尔透镜结构包括设置在平板状透光体第一表面上的多个以同心圆分布的第二球面锯齿,该第二球面锯齿环绕第一球面锯齿设置,且该第二球面锯齿的曲率半径与第一球面锯齿的曲率半径不同。
与背景技术所提及的非成像聚光透镜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光透镜具有两种曲率半径互不相同的球面锯齿菲涅尔透镜结构,其利用具有第二球面锯齿的菲涅尔透镜结构会聚太阳光,并利用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第一球面锯齿的菲涅尔透镜结构相应地调节光能量分布偏高的情形,从而可明显改善光能量分布不均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第200910305795.6号专利申请所揭露非成像聚光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非成像聚光透镜的第一光照强度分布模拟曲线图。
图3是图1所示非成像聚光透镜的第二光照强度分布模拟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聚光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聚光透镜的光照强度分布模拟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光透镜10,其包括一个透光体11,第一菲涅尔透镜结构12以及第二菲涅尔透镜结构13。
该透光体11为圆形透光体,其为平板状。该透光体11包括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12。该第二表面112与第一表面110相对设置,且该第二表面112用于接收太阳光的照射。该第一表面110、第二表面112均为平坦表面。该透光体11的材质可为有机塑料或玻璃等。
该第一菲涅尔透镜结构12设置在透光体11的第一表面110上。该第一菲涅尔透镜结构12包括多个设置在第一表面110上的第一球面锯齿120,且该多个第一球面锯齿120呈环状。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一球面锯齿120以第一表面110的几何中心114为圆心呈同心圆分布。
该第二菲涅尔透镜结构13设置在透光体11的第一表面110上。该第二菲涅尔透镜结构13包括多个设置在第一表面110上的第二球面锯齿130,且该多个第二球面锯齿130呈环状。该多个第二球面锯齿130以第一表面110的几何中心114为圆心呈同心圆分布。该多个第二球面锯齿130环绕第一球面锯齿120分布,并且该第一球面锯齿120曲率半径大于第二球面锯齿130的曲率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喷房
- 下一篇:能将MP3音乐无线输出的车用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