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氯化磷生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2580.7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邹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岳明 |
主分类号: | C01B25/10 | 分类号: | C01B2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130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 生产 系统 | ||
1.一种三氯化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熔磷炉(1)、反应釜(2)、洗磷塔(4)、蒸汽换热器组(5)、气化盘管(6)、 气体膨胀制冷器(7)和成品计量器(11);
熔磷炉(1)的液态黄磷输出端与反应釜(2)的液态黄磷输入端相连,气体膨胀制冷器(7)的高压气体输入端用于与高压氯气瓶(8)的气体输出端相连,气体膨胀制冷器(7)的气体输出端与气化盘管(6)的输入端相连,气化盘管(6)的输出端经缓冲缸(3)与反应釜(2)的氯气输入端相连;
反应釜(2)的三氯化磷热蒸汽输出端与洗磷塔(4)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洗磷塔(4)的输出端与蒸汽换热器组(5)的三氯化磷热蒸汽输入端相连,蒸气换热器组(5)的液态三氯化磷输出端与成品计量器(11)相连;
反应釜(2)内设有换热盘管(2-1),熔磷炉(1)内设有熔磷用的换热装置(1-1);
用于将所述三氯化磷热蒸汽与冷却水进行换热的蒸气换热器组(5)的冷却水输入端与自来水管(13)相连,蒸气换热器组(5)的热水输出端与所述反应釜(2)内的换热盘管(2-1)的输入端相连,换热盘管(2-1)的输出端与所述熔磷炉(1)内的换热装置(1-1)的输入端相连,换热装置(1-1)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盘管(2-1)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换热盘管(2-1)的输出端的管路上连接有用于输出商用热水蒸气的商用输出管路(16);
所述气体膨胀制冷器(7)上设有用于与水空调制冷系统相连以作为换冷源的换冷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氯化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换热器组(5)的液态三氯化磷输出端的管路上设有用于观察三氯化磷透明度的观察窗(9),该观察窗(9)下游的管路分别与所述成品计量器(11)的输入端和洗磷塔(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氯化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换热器组(5)包括依次串联的3-5级换热器;其中,第一级换热器(5-1)的三氯化磷热蒸汽输入端即为蒸汽换热器组(5)的三氯化磷热蒸汽输入端,第一级换热器(5-1)的热水输出端即为所述蒸气换热器组(5)的热水输出端,末级换热器(5-5)的冷却水输入端即为蒸气换热器组(5)的冷却水输入端;各级换热器的液态三氯化磷输出端与汇总管(17)相连,汇总管(17)的输出端即为蒸气换热器组(5)的液态三氯化磷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氯化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级换热器中,上级换热器的出气口端与次级换热器的三氯化磷热蒸汽输入端相连,次级换热器的冷却水输出端与上级换热器的的冷却水输入端相连,末级换热器(5-5)的出气口端与酸雾吸收塔(1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成品计量器(11)的废气排放口经单向阀与酸雾吸收塔(12)的输入端相连;换热器的三氯化磷热蒸汽输入端高于换热器的出气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氯化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级换热器的液态三氯化磷输出端设于各级换热器的底部,汇总管(17)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且输出端较低,且汇总管(17)的的高度高于所述成品计量器(11)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氯化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换热器组(5)的液态三氯化磷输出端经垂向设置的U形管路(18)与洗磷塔(4)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观察窗(9)设于U形管路(18)的输入端,U形管路(18)的底部连接一与所述成品计量器(11)的输入端相连的管路,该管路的入口端设有用于在所述三氯化磷透明度不达标时关闭的控制阀(10);其中,所述洗磷塔(4)的第二输入端和U形管路(18)的底部高于所述成品计量器的输入端,蒸气换热器组(5)的液态三氯化磷输出端高于所述洗磷塔(4)的第二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氯化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磷炉(1)内的换热盘管(2-1)的输入端低于换热盘管(2-1)的输出端;所述换热器的冷却水输入端处于换热器的底部,换热器的冷却水输出端处于换热器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氯化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磷塔的第一输入端设于洗磷塔(4)的底部,且洗磷塔(4)的底部高于反应釜(2)的的三氯化磷热蒸汽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岳明,未经邹岳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5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铜复合丝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薄壁内锥花键套冷挤成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