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星际互联网的SNC网络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312900.9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华;宋慧;何戎辽;董建明;王小玲;倪国超;王勇;黄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明芳;熊晓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星际 互联网 snc 网络 编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星际互联网及卫星通信领域和网络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星际互 联网的SNC网络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从广义上来讲,是网络中的节点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后 再转发出去的多点传送(Multicast)技术。目前,网络编码技术的背景主要是基于有线网络 的,但是在网络编码的理论和应用方面,无线自组织网络与有线网络有着显著的差别,这主 要是由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无线传输信道的时变衰落特性决定的。与通过电缆或者 光纤等可靠媒介形成固定而独立连接的有线网络不同,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节点在分布上具有 多维空间上的随机特性,节点之间的连接,因受节点移动或节点分布地域的限制,不但具有 时间域上的时变特性而且在空间域上具有相互制约的相关性,在信号传输上受到时变衰落信 道的影响具有时间域上的随机性和不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实现物联网而建立全球无线通信平台星际互联 网提供网络编码方法;改变地面互联网在通信服务范围、传输速度、通信带宽等方面的瓶颈 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应用于星际互联网的SNC网络编码方法,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选取网络节点一、 网络节点二、网络节点三,以及服务器,网络节点一、网络节点二、网络节点三通过以下 步骤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包ABCDEF:
T0时间片内:网络节点一从服务器请求得到随机编码后数据包C-F;网络节点二从服务 器请求得到随机编码后数据包B-F;网络节点三从服务器请求得到随机编码后数据包A-F;网 络节点二从网络节点一请求得到数据包B;网络节点三从网络节点一请求得到数据包A、B, 并从网络节点二请求得到数据包A;
T1时间片内:网络节点一从服务器请求得到与T0时间片中编码系数不同的编码数据包 C-F,从网络节点二请求得到数据包B-F,从网络节点三请求得到数据包A-F;网络节点二从 服务器请求得到编码后数据包B-F,从网络节点一请求得到数据包B-F,从网络节点三请求得 到数据包A-F;网络节点三从服务器请求得到编码后数据包A-F,从网络节点一、网络节点 二分别得到编码后数据包A-F;其中,编码后数据包均要求编码系数线性无关,包括与T0时 间片的编码系数线性无关;
T2时间片内:T1时间片结束后,网络节点一、网络节点二、网络节点三各拥有6个线性 无关的数据包,到T2时间片便可解码得到所有消息。
这一方法应用2个时间片用于下载,从服务器请求6次数据,充分利用对等节点的资源, 缩短了响应时间,有效地减轻了对等节点对服务器的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应用于星际互联网的SNC网络编码方法主要是集中在具有随机拓扑结构和容量 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上,提出了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利用SNC网络编码实现最大流传输的节点选 择方法,对于无线自组织网络,适于在任意端到端之间构造相应的SNC网络编码,适合网络 拓扑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 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 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 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实施例的应用于星际互联网的SNC网络编码方法,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选取网络节 点一、网络节点二、网络节点三,以及服务器,网络节点一、网络节点二、网络节点三通 过以下步骤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包ABCDEF:
T0时间片内:网络节点一从服务器请求得到随机编码后数据包C-F;网络节点二从服务 器请求得到随机编码后数据包B-F;网络节点三从服务器请求得到随机编码后数据包A-F;网 络节点二从网络节点一请求得到数据包B;网络节点三从网络节点一请求得到数据包A、B, 并从网络节点二请求得到数据包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林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机机架高铬铸铁立辊
- 下一篇:一种耐火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