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中频电源的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12968.7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8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邱扬;张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开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中频 电源 线路 阻抗 稳定 网络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测试与测量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电磁兼容性测试的用于中频电源的线 路阻抗稳定网络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能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电 磁兼容实验室在进行电磁兼容测试时必须需要一种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它的稳定性是决定接 收机测量电磁干扰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目前,电磁兼容实验室大多采用50Hz/60Hz工频电源 用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其在115V/4000Hz中频电源下工作时,5Ω电阻的功耗远大于10W, 长期工作情况下,会使5Ω电阻损坏,导致稳定网络的阻抗特性严重超差,最终获得错误的 EMI测试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长期工作在市电网50Hz/60Hz和115V/400Hz用于中频 电源的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及其设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中频电源的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及其设计方 法,其特征是:包括底盖、外壳、输出端接线柱、输入端接线柱、信号端口、接地端子和线 路阻抗稳定网络,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固定在底盖和外壳构成的壳体内,线路阻抗稳定网络输 入端与输出端与壳体两侧的输出端接线柱、输入端接线柱电连接,壳体的输出端接线柱一侧 固定连接信号端口和接地端子。
所述的线路阻抗稳定网络由一个电感L1与两个RC串联电路组成,两个RC串联电路的一个 在网络输入端,一个在网络输出端,L1为50uH电感,串联在输入端接线柱和输出端接线柱上, 电感L1的输入、输出端与输入端接线柱和输出端接线柱用螺母固定,网络输入端RC串联电路 由8uF电容和5Ω/40W电阻组成,8uF电容焊接板和5Ω/40W电组焊接板通过M3螺钉进行电气连 接,再并联于输入接线端子与外壳之间,5Ω/40W电阻焊接板通过M3螺钉固定在外壳上接地 ,8uF电容通过焊接板上的Φ10.5孔与输入接线端子连接,通过螺母固定;网络输出端RC串 联电路由0.282uF电容和1kΩ电阻组成,0.282uF电容与1kΩ电阻通过0.282uF电容焊接板一 端φ2圆孔、信号端口BNC接头上的焊杯、1kΩ电阻一端引线焊接,再并联于输出接线端子与 外壳之间,1kΩ电阻另一引线焊接在接地端子上,0.282uF电容通过焊接板上的Φ10.5孔与 输出接线端子连接,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的外壳是2mm厚的钢板,内外表面镀锌,外表面再喷漆,底盖是3mm厚表面导电氧化 的铝板。
所述的50uH电感是由丝包扁平紫铜带在Φ115Φ120×240环氧玻璃布管绕制而成的空心 电感,用4个支架支撑,用M6×30的螺钉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的8uF电容是由8个额定电压为310VAC引线式的金属薄膜105电容并联焊接在两个焊 接板上,一个焊接板一端打φ3圆孔,另一个焊接板一端打φ10.5圆孔。
所述的5Ω/40W电阻是由20个引线式100Ω/2W碳膜电阻并联焊接在两个焊接板上,一个 焊接板一端打φ3圆孔,另一个焊接板两端打两个φ3.5×5.5长条孔。
所述的0.282uF电容由6个额定电压为275VAC引线式的CBB473电容并联焊接在两个焊接板 上,一个焊接板一端打φ10.5圆孔,另一个焊接板一端打φ2圆孔。
所述的1kΩ电阻为引线式1kΩ/2W碳膜电阻。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市电网50Hz/60Hz和115V/400Hz中频电源任意一种电源条件下长期 工作时,能够稳定工作,使接收机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 及的内容。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外形示意图。
图中:1、底盖;2、外壳;3、输出端接线柱;4、信号端口;5、接地端子;6、输入端 接线柱;7、线路阻抗稳定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开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开容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