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洗气装置中形成液体循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1000087.8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0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M·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形成 液体 循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洗气装置()启动时形成洗涤剂循环的方法,在该洗气装置中于正常运行时通过用洗涤剂洗涤而分离气体混合物(工艺气体)。
背景技术
洗气装置通常包括吸收塔,其中利用适合的洗涤剂洗涤工艺气体,及再生装置,其中通过分离出由工艺气体洗出的物质而使在吸收塔中加载的洗涤剂再生。吸收塔在其上部引入洗涤剂,同时在其下部导入待分离的工艺气体。洗涤剂仅在重力作用下在吸收塔中向下流动,其中洗涤剂与向上引导的气流剧烈接触。洗涤剂在此吸收来自工艺气体的特定组分,从而可以在吸收塔的塔底排出加载了被洗出的组分的洗涤剂,并在吸收塔的塔顶排出工艺气体的残留部分作为纯气体。
再生装置通常包括塔和容器,通过该装置将已加载的洗涤剂至少部分地仅在重力作用下加以引导,并在此通过降压和/或升温而加以处理。于再生之后将洗涤剂导回吸收塔的上部,从而于此处重新用于洗气。因此在洗气装置中循环引导洗涤剂,可以克服更大的高度差至保持循环。
在正常运行时使用泵将经再生的洗涤剂导回吸收塔中,同时利用在洗气装置的容器与塔之间的压力差输送已加载的洗涤剂。
在洗气装置启动时可以导入工艺气体之前,需要已经形成洗涤剂的循环。但是没有工艺气体则无法提供可用于输送洗涤剂的过程压力。因此,根据现有技术使用辅助泵,以克服在洗气装置的容器与塔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在正常运行时不再需要的辅助泵是显著的成本因素,其会对洗气装置的经济性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在洗气装置启动时省略掉辅助泵。
根据本发明以如下方式实现所提出的目的,借助气体(辅助气体)产生用于形成洗涤剂循环所需的压力比,从(相对于洗涤剂的)另一侧的设备边缘引入该气体,并导入洗气装置中。
可以在各种任意的洗气装置启动时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该洗气装置中于正常运行时利用工艺气体压力以输送洗涤剂。尤其是可以在洗气装置启动时加以利用,在该洗气装置中于正常运行时分离合成粗煤气,其中使用甲醇或aMDEA(甲基二乙醇胺)或其他的发挥物理或化学作用的洗涤剂。
形成洗涤剂循环所需的辅助气体的量除了取决于洗气装置的尺寸和待调节的压力比之外,还特别取决于辅助气体被所用的洗涤剂吸收的程度。辅助气体被吸收的程度越高,则所需的气体的量就越大,在启动时产生的成本就越高。因此,针对性地使用被用于洗气装置中的洗涤剂仅微弱吸收的气体作为辅助气体。
在许多工业区廉价地大量提供氮气。例如通过部分氧化产生合成粗煤气所需的氧气是通过分离空气产生的,其中以足以实施本发明方法的量产生具有合适的压力级的氮气作为副产物。此外因为氮气对于在洗气装置中经常使用的洗涤剂具有低的溶解度,所以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使用氮气作为辅助气体。
下面应当依据图1所图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洗气装置除了吸收塔之外还包括由膨胀容器和塔构成的再生装置。
在吸收塔A中于正常运行时从气体混合物8(例如合成粗煤气)通过分离出一种或多种气体组分而产生纯气体9,将洗涤剂1(例如甲醇)导入吸收塔A中,洗涤剂仅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并在塔底S1中收集。从另一侧的设备边缘经由管道4将气体(例如氮气)作为辅助气体导入吸收塔A中以产生过压。洗涤剂从吸收塔A经由管道2排出,并输送至膨胀容器B中。此处的压力同样是借助经由管道5导入的辅助气体产生的,其低于吸收塔A中的压力。洗涤剂从在正常运行时用于分离共吸收的物质10(例如氢气、一氧化碳)的膨胀塔B经由管道3送至塔K的塔顶。此处的压力同样是通过从另一侧的设备边缘导入的辅助气体6调节的,其低于膨胀容器B中的压力。容器A、B和K之间的压力差优选调节至与正常运行时相同的值,这些压力差用于克服在管道中产生的压力损失以及两个高度差h1和h2。在塔K中于正常运行时将从气体混合物8分离出的主要组分(例如二氧化碳)从洗涤剂去除,并经由管道11导出,在塔K中洗涤剂同样仅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并在塔底S2中收集。其由此经由管道7排出,并借助在洗气装置正常运行时也使用的泵P导回吸收塔A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股份公司,未经林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1000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