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0188.4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5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尚世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干扰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尤指一种覆盖于电子基板上,可防止电子零件的电磁干扰(EMI)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业者为防止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影响到芯片、中央处理器…等电子零件的运作,系设计一种屏蔽罩(Shielding Case),以覆盖于安装在电子机板上的电子零件上,以防止电磁干扰影响到电子零件的运作。
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公知的屏蔽罩100为一金属件,可以为方型或其它形状的罩体,系包括上盖(Shield Cover)101及下盖(Shield Frame)102,其中下盖102内部具有一中空的容置空间1021,用以容纳电子基板A上的电子零件,利用下盖102的可焊接性将下盖102焊接在电子基板A上,下盖102中间系设有隔板1022,对电子零件具有隔离效果,当电子基板A上的电子零件需更换或维修时,系可将上盖101自下盖102端打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零件,待维修完成时,再将上盖101组装至下盖102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此,累积从事此行业多年的经验,乃精心研究并再三测试改良,如今终于创作出一种新型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可以摒除常用产品缺点,以增进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包括罩体及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其中罩体中间部分与罩体的四边壁部分设有破裂处,当屏蔽罩底部焊在电子基板上时,由该破裂处可将罩体的中间平面部分拆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基板上的电子零件,因而可节省常用屏蔽罩下盖的材料以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包括罩体及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该罩体及隔板的底部可直接焊在电子基板上,其中罩体中间平面部分为可拆卸的结构,该中间平面部分与罩体的四边壁部分设有破裂处,由该破裂处可将罩体的中间平面部分拆开,以更换或维修电子基板上的电子零件。
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其中罩体中间平面处设至少一冲孔,而隔板相对处设至少一凸点相互搭配,罩体与隔板系藉由冲孔与凸点而卡接成型。
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罩,其中罩体中间平面处设至少一凸点,而隔板相对处设至少一冲孔相互搭配,罩体与隔板系藉由凸点与冲孔而卡接成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产品的分解图;
图2为常用产品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屏蔽罩 11罩体
111破裂处 112冲孔
12隔板 121凸点
13容置空间 100屏蔽罩
101上盖 102下盖
1021容置空间 1022隔板
A电子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可防电磁干扰(EMI)的屏蔽罩10,该屏蔽罩(Shielding Case)10系由罩体11及对电子零件有隔离作用的隔板12所组成,其中罩体11的中间平面部分为可拆卸的结构,该中间平面部分与罩体11的四边壁部分设计有破裂处111,由该破裂处111可将罩体11的中间平面部分拆开;罩体11中间平面处设有至少一冲孔(或凸点)112,而隔板12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凸点(或冲孔)121相互搭配,罩体11与隔板12系藉由冲孔112与凸点121而卡接成型,上述的凸点121与冲孔112系可以为圆形或其它各种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