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绳夹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0267.5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罗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5/00 | 分类号: | A47G25/00;A47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朦;王艳春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荃湾德士古道***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绳夹。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利用绳夹夹住绳子,从而便于拉拽绳子。还可以将两根或多根绳子装入绳夹,以实现各绳子之间的连接。而且,在绳子的长度不够时,可利用绳夹夹住原有绳子的末端和新加入的绳子的末端,以延长绳子的使用长度。
如图1a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绳夹包括母扣件10和公扣件20,它们通常采用上下组合方式装配在一起。母扣件10具有底板11和沿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2。侧壁12上具有允许绳索穿过的开口13,底板11上具有防滑棱14。使用时,将两根绳子30的端部穿过侧壁12上的开口13置于底板11上的防滑棱14上,然后将公扣件20按箭头方向扣压在母扣件10上,以压紧固定绳子30。
图1b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绳夹使用时的状态。如图1b所示,母扣件10和公扣件20扣合后,绳索30处于平直状态,仅靠公扣件和母扣件夹合后绳索与防滑棱之间的摩擦力来固定绳索,因此,绳索与绳夹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小,当用力拉拽时,绳子30容易从绳夹中脱出,而且公扣件和母扣件之间的结合也不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绳夹,包括母扣件和公扣件,所述母扣件具有底板和沿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允许绳索穿入的开口,所述公扣件具有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凸起平台,所述公扣件的顶板上设有凸块,在所述公扣件与所述母扣件处于扣合状态时,所述绳索被所述母扣件的凸起平台和所述公扣件的凸块压紧并形成曲折。从而增加了绳索与绳夹之间的摩擦力,使绳索与绳夹之间的结合更牢固,不易因为外界的拉扯而造成绳索脱落的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母扣件的凸起平台上可以设有与所述绳索穿入的方向相平行的隔板。在使用中,可以将两根绳索分别放置在隔板两侧。
更优选地,在所述凸起平台的隔板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板。在使用中,可以将两根绳索分别放置在两个限位板和隔板所形成的容置槽中。这样,就避免了由于绳索晃动而造成的绳索位置改变等问题,同时便于使用者将绳索放入相应的位置以安装组合绳索。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阅读说明将更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是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绳夹的结构;
图2a和2b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绳夹的母扣件;
图3a和3b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绳夹的公扣件;
图4a-4d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绳夹的母扣件和公扣件的配合过程;以及
图5显示了根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好的绳夹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绳夹,包括母扣件和公扣件。图2a和2b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绳夹中的母扣件100。如图2a和2b所示,母扣件100具有底板110和沿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壁120。侧壁120的前部具有允许绳索穿过的开口121。底板110的中部具有凸起平台112。平台112的一侧、底板110和侧壁120之间限定了凹部117。
图3a和3b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绳夹中的公扣件200。如图3a和3b所示,公扣件200的顶板210上具有与母扣件100的凹部117相对应的凸块240。
使用时,如图4a所示,将两根绳索300的端部从母扣件100的开口121处穿入并一直接延伸到母扣件上与开口121相对的侧壁处,如图4b所示,此时,绳索置于平台112上。如图4c所示,在扣合公扣件和母扣件时,先将公扣件的卡块211与母扣件100的开口121卡住,此时,公扣件200的凸块240正对着绳索300的端部。然后相对按压公扣件和母扣件使顶板的卡勾230和底板的卡槽130相互配合卡紧,从而公扣件和母扣件相互扣合。图4d显示了公扣件和母扣件扣合后的状态。如图4d所示,绳夹扣合后,公扣件100的凸块240位于母扣件100的凹部117,绳索被凸块240以及凸起平台112紧紧压住,并且绳索在绳夹中处于曲折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绳索优选地处于接近直角的曲折,因此增加了绳索与绳夹之间的摩擦力,使绳索与绳夹之间结合更牢固,不易因为外界的拉扯而造成绳索脱落的现象。
优选地,如图2b所示,平台112上可以设置防滑棱113,从而进一步增加绳索与绳夹之间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三点式起落架无人机起降纠偏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引导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