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0365.9 | 申请日: | 200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麦尔;孙建宏;陈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H01L23/367;H01L23/42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led 投射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装设于高功率LED灯具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应用市面上所售的投射灯作为照明设备的场所有很多,如展览会、百货商场、街道造景等等,利用投射灯的光源来达到聚光的照明效果。
近年来因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的蓬勃发展及日趋成熟,又具有低耗能、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反应快等特点,故已逐渐取代传统卤素灯泡而成为未来的主流市场。然而,由于LED的功率越高,其所伴随的散热问题也越大,因此,将高功率的LED应用于投射灯上,仍存有散热方面的疑虑。
请参图1,为显示一种LED投射灯,该LED投射灯1a具有一金属灯座2a,该金属灯座2a内设有高功率LED(图未示),其前方设有一金属面板3a,该金属面板3a上设有一反射罩4a,由该反射罩4a可将该高功率LED所发出的光投射出去,而其用以解决散热问题的方式于该金属灯座2a上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散热鳍片5a,可由散热面积的扩大以加速热的逸散,惟,此种LED投射灯大多需呈长(板)形体以利设置大量的散热鳍片,造成LED投射灯的外型及所占的空间过大。再者,另一种LED投射灯的散热方式可采加装风扇,利用强制对流来带走LED所产生的高热,惟,风扇的运行需外加电源,较不符经济性及环保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以加速导离高功率LED所产生的热。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以缩小LED投射灯的外型及其所占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外加电源的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包括一导热块、一平板式热管及多个散热鳍片,导热块的一侧设有多个沟槽以供嵌设平板式热管的一端,使两者呈垂直状态,再者,散热鳍片开设有多个通槽,以使多个散热鳍片呈间隔堆栈地穿设平板式热管,其中,散热鳍片以一倾斜角而穿设平板式热管,此加速导离高功率LED所产生的热,以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功效在于,由将散热鳍片呈倾斜地穿设于平板式热管的二侧,可助于降低热空气上升的阻力,为此加速导离高功率LED所产生的热以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效率;另因多个散热鳍片呈间隔堆栈地穿设平板式热管,相较于现有平行并列地置设于灯座壳体表面,还可缩小灯具的整体外型大小及设置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结构采用可快速导热的平板式热管及具有大范围散热面积的散热鳍片,不需额外电源的供应,利用自然对流以对高功率LED进行散热,更增本实用新型的经济性及环保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ED投射灯;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的使用实施例;
图5为图4中沿5-5线的剖视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1a LED投射灯 2a金属灯座
3a金属面板 4a反射罩
5a散热鳍片
本实用新型
1散热装置 10导热块
11沟槽 12侧板
20、20’平板式热管 21、21’弯折段
30散热鳍片 300间距
31、31’通槽 32凸缘
40发光模块 41基板
42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功率LED投射灯的散热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该散热装置1包括一导热块10、一平板式热管(Plate type heat pipe)20及多个散热鳍片30,该导热块10为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所制成,如铜、银等金属,其一侧设有长条状的多个沟槽11,该沟槽11供该平板式热管20嵌设,该沟槽11的二侧分别设有一侧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物的搅拌装置
- 下一篇:低吸湿性阿立哌唑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