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眼科粘弹剂注推针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0751.8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89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弘;李月华;张孝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弘;李月华;张孝生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北京市朝阳区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眼科 粘弹剂注推 针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新型眼科粘弹剂注推针头。
背景技术
眼科临床中,对于白内障合并虹膜后粘连的患者,在手术前散瞳剂很难将瞳孔散大,尤其对虹膜后粘连范围较重的患者更是如此,必须在手术进行时借助粘弹剂,将粘连的虹膜与晶状体的前囊膜强行分离开,便于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以往分离虹膜时,只能使用粘弹剂针头伸到粘连部分的后部注推粘弹剂进行分离,对于粘连牢固的部位需要应用虹膜拉钩进行操作,这种虹膜分离需要术中反复更换器械,加重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粘弹剂注推针头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减少分离创伤、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得粘弹剂注推针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眼科粘弹剂注推针头,注射针头前端0.5mm处,设有与针头前端成30°的突起,突起长度设为0.5mm,突起与注推针头前端成“V”形,突起横截面为实心圆形。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注推针头的末端设有突起,在进行虹膜分离时,注推粘弹剂的同时,利用注推针头前端的“V”形突起可以推动虹膜,便于分离牢固的虹膜后粘连,无需更换虹膜拉钩,减少了组织损伤,减少器械进出眼内的次数,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粘弹剂注推针头末端
2、注推针头末端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眼科粘弹剂注推针头,在注推针头前端0.5mm处,设有与针头前端成30°的突起,突起长度设为0.5mm,突起与注推针头前端成“V”形,突起横截面为实心圆形,注推粘弹剂的同时,利用注推针头前端的“V”形突起可以推动虹膜,便于分离牢固的虹膜后粘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弘;李月华;张孝生,未经卢弘;李月华;张孝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薄膜式便携户外救生手册
- 下一篇:搭接式组合钢板围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