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0788.0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93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国;庄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00 | 分类号: | E05B67/00;E05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指纹辨识功能的挂锁结构。
背景技术
自从人类开始有“私有财产”的观念以后,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以及群体、个人的人身安全,即产生了锁具的需求,数千年来锁具不但已广泛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社会的演变与科技的进步,锁具的功能愈加的完备,而且在制作精度上也逐渐提高,使得锁具的应用范围,也由往昔仅用于锁门、锁柜、锁箱,进而扩展到今天的锁办公桌抽屉、锁保险柜、锁各型车辆、锁行李箱,以及锁公共场所置物柜等。
在现有的众多锁具种类当中,挂锁(或称扣锁)是一种使用最为方便,而且最具实用性的锁具之一,其结构主要是在锁体内部设有锁芯,并在外端一侧枢设有一扣环,所述扣环的另端则可伸入锁扣孔内,以供闩扣之用;然而开启锁体是用以一钥匙伸入锁芯的中,以顶开锁珠,并予以旋动开锁。
但是,使用此种现有的挂锁,必须时时携带钥匙,故具有如下的缺点:
1.若锁具多则需带多把钥匙,除了重量较沉重,并且携带不便之外,不雅观也是其主要缺点。
2.以钥匙插入并且转动锁芯之后,始得以释放锁闩对锁扣的限制,使用者不但会因为必须要时常携带钥匙而感到不方便,更有可能因为钥匙遗失或损毁,而无法将所述挂锁开启,是其另一缺点。
一般锁具的钥匙是可以轻易的复制,加上使用于公共场所置物柜、个人置物箱等锁具的钥匙是可供一般人轻易取得,当锁具的经不肖人士复制持有之后,相对增加所述锁具使用对象遭窃的风险,是其再一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挂锁结构,其只要经由内部的指纹辨识单元完成指纹辨认程序之后,即得以从一锁住模式切换至一开锁模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结构是具有一锁体,并在所述锁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在所述锁体外部的一侧面上则设有一窗口;另在所述锁体的上端一侧枢设有一锁扣,而所述锁扣的另端则是活动伸入所述锁体的锁扣孔内;所述锁体内部的容置空间内至少包括有:一指纹辨识单元,是设在相对于所述窗口处,且受一启动开关所调控;一电子锁,是与所述指纹辨识单元相连接,并与所述锁扣的活动端有抵扣定位设计;一电力单元,用以供应所述指纹辨识单元与所述电子锁运作所需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在锁体内部设有一指纹辨识单元供纪录至少一组使用者的指纹图形样本,以及用以读取操作者的指纹图形并且与先前所纪录的指纹图形样本进行比对;另外设有一电子锁接受所述指纹辨识单元的操控而进行锁固或释放。
整体挂锁可通过所述指纹辨识单元供纪录至少一组使用者的指纹图形样本,并且由所述指纹辨识单元读取操作者的指纹图形再将其与先前所纪录的指纹图形样本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吻合时,即启动所述电子锁动作,使所述锁体上的锁扣得以被开启,不但具有不需使用钥匙的方便性,更可避免因为钥匙遗失而无法将挂锁开启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在挂锁的内部设有一硬体锁,可经由一插卡作为重新设定或修正锁体内部指纹数据及强制开锁,以便使挂锁更具有重复使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但免除了携带钥匙的不便利性,更可避免因为钥匙遗失而无法将挂锁开启的困扰;尤其,不需要经由钥匙开锁,更可以有效避除因为钥匙被复制而遭窃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面的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面的平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外观剖视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锁体;11-容置空间;111-容置空间;12-锁扣;13-窗口;14-锁扣孔 20-指纹辨识单元;30-电子锁;40-电力单元;50-启动开关;60-硬体锁;61-插槽;70-插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发明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说明如启。
请参看图1、2所示,本案所揭示的挂锁主要具有一锁体10,所述锁体10主要是由耐敲击破坏的强化金属所构成,其内部最好是设有二个容置空间11及111,其中一个容置空间11是用以放置较精密的零件,且最好是设置于锁体10上方的位置,而另一个容置空间111则用以放置电力单元40,以方便没电时充电或更换之用,另一个容置空间111最好是设置于锁体10下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茂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0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不同数据采集终端接入的系统
- 下一篇:检验角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