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土球宽冠高树的栽植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001049.3 申请日: 2009-01-15
公开(公告)号: CN201533512U 公开(公告)日: 2010-07-28
发明(设计)人: 文宪章;刘翔 申请(专利权)人: 文宪章
主分类号: A01G9/02 分类号: A01G9/02;A01G1/00;B44C5/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无土 球宽冠高树 栽植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树园艺、园林绿化、观光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栽植高五六米、冠宽四五米大树,根系既要带1m以上土球,还要将大树断头,枝杈截成光秃短桩,以与损失多数根系的地下部相平衡。这些枝杈重新萌枝,需要生长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树冠原来的高度和宽度。这就是说传统方法大树栽植后几年内达不到理想的绿化遮荫效果。

陕西杨凌用直径和高度各几十厘米的带孔容器栽植一二年生树木,树木根系在带孔容器里密生,几年后移栽,不缓苗,生长好。但树木高度和冠宽只有二三米。

一般棚(花)架高、宽3-4m,地面栽种藤本植物,三五年才能爬满架面。

一般果园栽植树苗,三五年后才能丰产。上世纪七十年代,陕西苹果树的低产品种,四五米高大树,大枝回缩,高接为易形成花芽、结果量大的秦冠品种,因大量结果,树枝下垂,树冠宽约3m,较原6m树冠还增产。原来7m行距,行间空置较大,种植其他农作物。但现有果园均“集约化”密植果树,粮产区农民要保证口粮,所以,发展果业、增加收入遇瓶颈。实行果粮间作的则用宽树冠、宽大行距,单位面积,果树产量少。

国内葡萄生产的篱架式,有单层整枝的,而双层整枝的产量高得多。本实用新型高体果树,相当于葡萄四层、五层整枝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为将传统盆栽巧妙叠垒组合成立体栽培形式,按一般盆栽树木管理,就能获得成功。

本实用新型树冠高约5m,树冠形成宽2m的连续式绿墙,通风透光,立体结果,丰产。

现今,轻质铝合金高梯,高杆式修枝剪、疏花器和采果器,高压喷雾机等,均可为高树冠配套使用,满足高体果树生产管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新建果园、旅游景区、公园、庭院、道路、停车场等绿化地栽植当年形成高树体、宽树冠的树木,快速显示林荫夹道、掩映房舍、一片树林、春花秋实的绿化效果;此栽植装置还可以做为棚(花)架立柱,顶部、梢部栽种藤本植物,当年几个月内绿藤覆盖架面;此栽植装置几个相邻,其上随即搭建高空树屋;此装置栽植果树苗,当年形成高体树冠,相当于普通地面栽植方式树冠的10倍左右,在施用促花技术前提下,栽植次年亩产2000~3000kg。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硬质刚性材料制成高筒状树干,筒内填装农田土壤与疏松材料混合而成的基质,成为高体栽培容器,其上预留多个栽植孔,在树木休眠期,每个孔洞栽入几株二三年生的高杆树苗,立即形成高体宽冠树木。在适宜肥水条件下,当年发芽、抽枝、展叶形成浓荫。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大树移栽带土球的麻烦和移栽大树枝杈截成秃状,栽植几年内达不到绿化效果的问题。实现栽植当年形成高树体、宽树冠、浓荫的绿化效果。由于树木根系在筒状容器里吸收水分、养分,所以这种栽植装置,连同栽植树木,可以不择季节、不择绿化地地质条件,随意移动栽植,立即达到绿化效果。高筒状装置做为棚(花)架支柱,其顶部和梢部栽植孔栽种藤本植物,藤蔓从栽植孔伸出即至架面,几个月内爬满架面。

高筒状装置多孔栽植几十株果树苗,形成高体果树园,栽植次年即丰产。在宽行距(约5m)情况下,树高约5m,冠幅2m,通风透光,里外立体结果,其有效结果体积高于传统的窄行距高密度栽植的果园。在5m宽行距的地面,还可以有2~3m空间种植粮食作物,实现果粮双丰收。适于粮产区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发展果树种植业,实现增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行道树、停车场高树干栽植装置示意图

图2是棚(花)架栽植装置示意图

图3是果园栽植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用钢筋混凝土等硬质刚性材料制成一定高度,其上预留有栽植孔2的筒状树干,图中剖开部分5,显示筒内径不小于30cm,相当于普通栽植盆大小,筒状树干壁厚5cm以上,内有圆钢3,使结实、牢固、保温。预留栽植孔上下相邻孔垂直距离约30cm,栽植孔直径约20cm,以能栽入二三年生高杆树苗为准,过于长的水平生长根系,用绳捆扎缩小根部直径。预留栽植孔上下呈螺旋状排列,不能对生、轮生,以保持筒状树干的牢固性。树干外表涂抹用水泥(包括自水泥)、彩色石粉调成的与栽植树种相似的仿生树皮。筒状树干内埋有滴灌塑料管4,其上每隔20~30cm有一二个用缝衣针扎成的眼,上端封堵,下端连接在地下输水管7上。

树苗1从最下方栽植孔开始栽入,向上直至顶部。每个栽植孔填入土壤(50%)与草炭、珍珠岩等疏松材料(50%)混合而成的基质6,并尽量捣实。栽植孔表面用几层纱网遮挡,防止基质外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宪章,未经文宪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