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1155.1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钧明;邝椰芬;朱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钧明;邝椰芬;朱树民 |
主分类号: | A63B69/12 | 分类号: | A63B69/12;A47C27/08;A47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游泳训练设备,尤其是防滑多功能浮垫。
背景技术
一般游泳初学者,不外乎使用平面或鼓状双面凸的浮板作为训练器材,但该型传统浮板,设计为双面平滑或鼓状表面,容易让游泳学习者从胸腹部滑掉,游泳初学者失去支撑,而导致学习游泳者因此呛水,而让学习者畏水。如何有效地解决并帮助游泳初学者学习上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多功能浮垫,以克服传统游泳学习浮板仍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提供完善的支撑结构并使体积轻薄,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多功能浮垫,其包括:一可浮置于水上的主体,其前侧为凹状的充气体,其后侧为平滑的平面板;一用来将主体充气及泄气的充气阀元件;以及一用来收纳已泄气主体的扣带,为自粘材质,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较薄的面材以部份线条状压合于较厚的面材上;或者,以塑胶布材料构成充气体,再单面固定在硬式橡塑胶平板上,并线条状压合,构成大小不同的充气区间,本体的两侧相对里侧部位具有较大的充气空间,里侧充气空间则为数个较小充气空间,本体呈凹型底部;而本体前侧为一呈凹状的充气体,后侧为平滑的平面板。
其中,其具有六条平线、或前后条平高而中间四条较为缩短的高频压线。
本实用新型主体其两侧亦可采用两种不同硬软式的材料制成,通过主体充气膨胀时,因充气空间不同而产生各气室不同的应力,将导致整体充气体朝较薄及较柔软面材方向弯曲,自然形一凹状充气结构体。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材质,可为适用高频波加工的充气材料。
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两侧充气空间较大,充气后所产生的应力也较大,以作为使用者紧贴及挟紧腰侧的功能,上侧亦可预留一气室,帮助游泳者头部浮离水面,此设计可取代传统学习游泳的浮板,并于水中不会让使用者的身体与浮板滑溜开来,本体内侧充气空间则设计成数个较小充气空间,产生紧贴腰腹或胸腹的作用,此设计除可提供使用者正确角度的浮力外,并可垂直放在座椅背部作为吸收及支撑使用者腰部肌肉酸痛的功能,当主体完全泄气时可将主体卷成体积变小的筒状,并可利用外加扣带将主体作圆筒状完善收纳,以利于携带。
为了能让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请参阅以下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的未充气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的充气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的收纳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未充气的示意图,其包括:一主体10,其前半部为凹状的充气体,其后半部为平滑的平面板,其可浮置于水上;一充气阀元件20,其用来将主体10充气及泄气,主体采用可胶合材料,并利用其中较薄的面材以高频波技术,将部份线条状压合于较厚的面材上,而产生高频波压线30,并通过线条状压合,设计成大小不同的充气区间,主体10充气膨胀时,因充气空间S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应力,将导致主体10充气体朝较薄面材方向弯曲,自然形一凹状充气结构体,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的充气后示意图。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的收纳示意图,当主体10完全泄气时可将主体10卷成体积变小的筒状,可以利用扣带40将主体10完善收纳,以利于携带。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取代传统学习游泳的支撑浮板,并于水中不会让游泳学习使用者的身体滑溜开来,如图所示,使用者P可将本体10于置于腹部,本体10内侧充气空间则设计成数个较小充气空间,产生紧贴使用者P的腰腹部位,使用者P身体因此得到支撑,通过双手前后摆动,可使身体前进,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滑多功能浮垫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使用者P可将本体10于置于双手下方,本体10内侧充气空间则设计成数个较小充气空间,可通过双脚前后摆动,可使身体前进,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钧明;邝椰芬;朱树民,未经郑钧明;邝椰芬;朱树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