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灯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01250.1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樊满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波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02;F21V17/10;F21V23/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灯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结构,特别是一种将定位组件作为发光组件的电性连接或是散热使用的照明灯具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省电、轻巧、寿命长、驱动电压低、反应速率快、耐震性佳等优点,并随着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技术日益精进,发光二极管亦朝向高亮度、多色化以及高发光效率等方向发展。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单位亮度不断的提高,再加上发光二极管具有节省超过80%以上电能的特性,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例如电子设备上常使用的小型指示灯、户外大型看板或照明系统等,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日光灯、白炽灯、卤素灯、水银灯甚至到现在广为大众所接受的省电灯泡,以解决传统灯具所存在的光衰减快、演色性差、光源闪烁、高耗电、电流不稳、寿命短、易碎及不易回收等问题。
随着目前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不断地提高,使得发光二极管可作为照明光源的使用,尤其是发光二极管的体积具备有轻、薄、短、小的优势,可以使得发光二极管在照明灯具的结构设计上更为简单、方便,并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特性来增加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以及大幅节省照明灯具的用电量。
除了上述发光二极管具有轻、薄、短、小的体积之外,尚有就环保因素促使发光二极管应用在照明灯具上,因为发光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中的电子与空穴结合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相较与传统照明灯具中以卤素灯产生热辐射方式或日光灯管、水银灯的放电方式,其发光二极管是不须添加汞或其他化合物。因此,面对现今的环保意识增强,无汞光源已逐渐受到重视,所以发光二极管在照明灯具上将具有比其传统日光灯管或卤素灯泡更大的优势,再加上现今电子技术的成熟,发光二极管搭配其电控电路可使照明灯具更具有高效率的照明,且发光二极管的体积小型化更能符合于照明灯具的结构设计。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目前各家厂商都纷纷投入发光二极管在照明灯具上的研发与改良,虽然发光二极管应用在照明灯具上具备相当大的优势,但仍有相当多的技术瓶颈必须加以克服,尤其以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因素,更是发光二极管应用在照明灯具上首要克服的关键技术。对发光二极管而言,其发光强度大致上和驱动电流成正比,但是其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周期寿命及可靠度主要是受温度的控制影响。
由于发光二极管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很大,在长时间使用后,所产生的热能容易囤积不散,而导致发光二极管温度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再加上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时,容易导致发光二极管的整体发光效率降低。因此,温度将是决定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以及寿命的最主要因素,也形成了发光二极管应用在照明灯具的主要障碍。
举例来说,当发光二极管接受电能后,会将大部分的电能转换为光能而散发出来,其余则变为热能而扩散出来,再加上现今照明灯具大部分会使用轻量化的材料,使其发光二极管模块整个被密封在照明灯具的内部结构,因为没有任何排散热能的措施,使得发光二极管本身所发出的高温热能会聚集在照明灯具内部,无法将囤积的热能快速排散出去,势必会造成发光二极管大幅降低使用效率及影响使用寿命,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内部芯片过热损坏,相对的,会加快照明灯具的老化速度以及缩短其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
因此,发光二极管应用在照明灯具的结构时,其发光二极管的使用环境会大部分处于高温,因此,要如何有效的针对照明灯具内的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结构进行改良,并将散热结构以简单方便的组装方式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能快速排散,即为本领域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已知的照明灯具结构,由于照明灯具内的发光二极管容易受到高温影响而导致排热不易。因此,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灯具结构,以同时改善照明灯具的散热结构及其组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照明灯具结构,包括有一灯罩、至少一定位组件及至少一发光组件。其中灯罩设有至少一结合孔,并将定位组件设置于灯罩上,且定位组件具有与结合孔相对的一第一电路板。发光组件具有一结合部及一第二电路板,并通过结合部连结于结合孔而将发光组件定位于灯罩上,进而将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于第二电路板上。以灯罩作为发光组件的组装结构及散热结构的使用,将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热能通过灯罩快速的传导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波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波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的灯管导接结构
- 下一篇:手电筒